九江市是江西省棉花主產區,棉花種植面積占全省2/3。今年,該市抓住棉市看好的機遇,在穩定糧食生產面積的基礎上,引導、鼓勵與扶持農民種植棉花,并通過推廣良種良法,優化產業布局,著力提高棉花單產,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今年該市共種植棉花80余萬畝,預計總產皮棉124萬擔,棉花總產值近10億元,棉農純收入8億余元。
推廣良種、良法是棉花高產的重要因素。為便于統一指導農民進行生產與管理,九江市不搞五花八門的棉種,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集中推廣中29、湘雜棉3號、泗抗3號三個優質品種,全市棉花品種實現了由常規棉、雜交棉向抗蟲雜交棉的升級換代,棉花良種覆蓋率在95%以上。良種良法的推廣使九江市棉花單產提高,在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今年全市皮棉總產量增加了7.3萬擔,良種對產量的貢獻率達30%。今年九江市推廣種植的20萬畝湘雜棉3號,每畝增產籽棉50公斤以上,僅此一個品種就使全市棉農增收5000萬元以上。
培育種棉大戶,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種棉效益。九江市按照“適地適種”的原則,壓縮零星、分散地區的種棉面積,把棉花集中到產業基礎好、種棉經驗豐富、產量較高的地區,實現了棉花由低產區向高產區的轉移、由分散種植向集中連片轉移、由易澇易旱地向旱澇保收地轉移、由普通種植戶向專業生產戶轉移,優勢棉產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占到了總面積的七、八成。同時,九江市加快棉地向大戶流轉,一批種棉大戶相繼涌現,九江縣新塘鄉鄧澤淼植棉300畝、瑞昌市黃金鄉柯美選植棉150畝、彭澤縣棉船鎮方本昌植棉80畝……種棉大戶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效益大增,還帶動當地農民提高了植棉水平。九江市還強化科技服務,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棉花高產栽培技術,切實提高了種棉效益。
今年棉價上漲是棉農增收的又一重要因素。受供求矛盾和市場周期變化規律影響,棉花價格去年跌低后,今年1月開始回漲,而且一路走高。目前,九江市籽棉的市場收購價平均為5.8元/公斤,比去年的4.2元/公斤高出一大截。據市農業局經作站同志介紹,按畝產籽棉250公斤左右,以當前的市場收購價,一畝棉花毛收入在1500元左右,刨去棉種、化肥、農藥、農膜等約300元的成本支出,農民種棉每畝可獲純利千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