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鐵行業入世過渡平穩 結構急需調整 |
|
2005-11-3 中國聚合物網 |
|
在中國加入WTO近4年中,氧化鐵行業沒有遭受到預測中嚴重的進口沖擊,而是出現了行業整體快速、健康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加入WTO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使外商在華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外資和先進技術加快進入,如德國朗盛公司、英國洛克伍德公司、愛立明斯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獨資或合資企業。
國外公司向中國氧化鐵制造重心轉移,一方面壯大了中國氧化鐵行業隊伍,加速了中國成為世界氧化鐵產品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的建設;另一方面使中國氧化鐵市場的競爭加劇,將會引出新一輪的產品價格風暴。但同時也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企業間聯合、兼并和重組步伐加快,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行業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加入WTO所受沖擊較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由于提前開放,沖擊期已過,壓力已被分解消化掉一部分。氧化鐵行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對外開放,已在對外競爭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二是過渡期保護的緣故,開放的終點還沒有到,沖擊波還沒有完全到來。三是由于國際市場變化,進口壓力減輕,國內市場和氧化鐵產業沒有受到進口的嚴重沖擊。
但必須警惕的是,雖然氧化鐵行業加入WTO以來總體上過渡平穩,但嚴峻的挑戰還在后面。隨著履行承諾進程的深入和過渡期的結束,加入WTO后過渡期所帶來的影響會逐漸加深,會出現更多意想不到的難題,如不平等條款、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摩擦,國內某些產業安全形勢可能會更嚴峻等。
后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更復雜、要求更高。全行業要做好預案和加強預警工作,用最新的統計數據和精確的計算,及時對照和發現氧化鐵產品出口價格、數量是否到了警戒線,并及時加以控制。應對工作的基礎是盡快推進氧化鐵產業結構調整,增強企業競爭力。運用符合WTO規則手段,并內化于行業的貿易法規體系內,主動防范貿易保護主義,切實維護氧化鐵產業安全,使全行業真正完全融入國際市場,從氧化鐵貿易大國成為掌握主動權的貿易強國。 |
(責任編輯:一青)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氧化鐵行業入世過渡平穩 結構急需調整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