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1日開始,公共住宅節能的新標準將正式實施,在能源緊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中,住宅建設開始強制步入環保低能耗時代。也正因為如此,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科博會上,環保低能耗產品特別引人關注。那它們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嶄新的節能方式呢?下面我們就一覽為快。
節能建筑
在本次科博會上,節能型建筑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題目。而在會上一種名為“輕型鋼結構ASA板鑲嵌式集成節能建筑”,特別吸引大家的眼球。
據介紹,該節能建筑體系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可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溫度采用不同厚度和不同結構形式的組合外墻和屋面,節能效果達80%以上。用戶可以自己控制能耗,在北京地區夏季基本不用空調,冬季取暖費每平方米8元錢。圍護結構的板材主要原料是水泥、粉煤灰,保證了板材的強度,還可防水、隔音。
節水裝置
北京缺水已經無需爭議,節水成為當務之急。此次科博會上,出現了一種節水型廁所自動沖洗裝置。這種裝置可保證用最合適的水量沖洗大小便,能自動分辨大、小便,可對大小便沖水分別做最優化設定,確保只用最少的水沖洗干凈便器;還具有兩種衛生的非接觸式沖洗功能,可預防疾病傳染,使用者無需操作,離開即可自動沖洗,或者將手掌在感應器10厘米以內揮動一次即可完成沖洗。
此外,感應器里的微電腦芯片還能自動記錄便器的各項數據,包括使用人數、沖洗次數、沖水量等,供管理者隨時查看。掌握這些數據,可以針對各個便器的使用情況更有效地進行管理。而這一切,只需對現有水箱配件進行更換,無需更換便器就能使原有手動式水箱躍升為智能感應節水便器。
節能裝置
北京冬季十分漫長,可是隨著房地產的發展,房子越蓋越遠,市政供暖就鞭長莫及了。一種名為低溫熱泵中央空調的裝置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據了解,這種空調系統的能源取自地球淺層資源,它利用鋪設在土壤、地表水等中的管道,實現空調房間和土壤、地表水等的換熱,以達到制冷或制熱的效果。土壤深度超過30米后,全年溫度基本恒定,地源熱泵技術的原理就是利用土壤的溫度穩定性,將土壤的恒溫能源轉換成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由于不用鍋爐、冷卻塔等裝置,不需燒煤、油、天然氣等燃料,清潔無污染,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低,占地小,可分期安裝,分戶計算。由于熱源采自地下,新風從室外采集,空氣品質高。
據北京佑日新建筑節能研究中心負責人莊彥華介紹,這種系統特別適合應用于別墅、寫字樓、學校、商業建筑、醫院、體育場等建筑類型中。此外,由于南方冬季沒有供暖系統,這樣的裝置也特別適用。
生態住宅
在本屆展會上,“科技生態住宅”也成為展會關鍵詞,展會上也“蓋”起了不少具有科技生態概念的房子。
據介紹,科技生態住宅就是在建筑層面引進多種高端產品和技術,從而使樓盤自身的環保標準大大提升。比如將用于高檔寫字樓的氟炭漆涂料引入住宅外墻設計,這種新型涂料即便在高溫暴曬下也不容易分解、褪色,從而將外墻的美觀至少延長到15年。而采用的斷橋鋁合金門窗不僅有著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還可以使房屋的采光面增大,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和生態化。
隨著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單一的市場推廣手法開始被多樣化所取代,而環保低能耗樓宇將成為開發商追逐的熱點。業內預測,在未來幾年里市場上將涌現出大批采用新材料新技術的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