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東省輕工業克服原材料漲價和能源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為順利實現全年的工作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全省輕工業生產、效益繼續保了持同步、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生產快速增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1-5月份全省輕工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2891.9億元,同比增長35.9%,完成工業增加值737.9億元,同比增長30.1%。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718.3億元,同比增長40.7%,居全國第二位。實現利稅226.9億元,同比增長44.5%,首次超過廣東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利潤145.8億元,同比增長51.8%,首次居全國第一位。
(二)主要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產銷銜接良好。1-5月份,重點調度的107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96種,其中增長較快的產品有:小麥粉完成19.6億噸,增長85.9%,食用植物油完成127.3萬噸,增長45.4%,乳制品完成30.6萬噸,增長43.1%,罐頭完成9.9萬噸,增長73.1%,葡萄酒完成7.8萬噸,增長28.6%,軟飲料完成55.2萬噸,增長35.9%,液體乳完成26.3萬噸,增長46.6%。人造板材完成282.9萬立方米,增長91.9%,膠合板完成120.2萬立方米,增長94.6%。機制紙及紙板完成440.7萬噸,增長14.4%,紙制品完成35.2萬噸,增長30.9%。塑料制品完成45.8萬噸,增長25.3%。電冰箱完成247.3萬臺,增長24.9%。冷凍箱完成168.9萬臺,增長20.7%,電熱水器完成58.4萬臺,增長21.9%。微波爐完成79.1萬臺,增長54.9%,洗碗機完成7.7萬臺,增長53.4%。表完成106.6萬臺,增長118.1%。
全行業產銷率97.8%,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81個百分點。
(三)出口增勢強勁,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1-5月份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510.1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食品加工業完成166.7元,增長44.9%,食品制造業完成38.8億元,增長49.9%,飲料酒制造業完成7.4億元,增長11.8%。木制品加工業完成20.3億元,增長109.6%。家具制造業完成12.6億元,增長21.1%。文體用品完成32億元,增長21.9%。皮革毛皮制品完成56.9億元,增長11.3%。塑料制品業完成22.2億元,增長43.6%。金屬制品業完成16億元,增長9.6%。家用電器業完成43.2億元,增長20.8%,工藝美術業完成59.2億元,增長32.1%。全行業出口創匯完成61.7億美元,居全省各行業之首。其中:海爾集團增速最為強勁,上半年出口交貨值預計完成62億元,增長40.3%。賀友集團上半年出口交貨值預計完成1.9億元,同比增長605.4%。
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省外市場開拓不斷取得新進展。1—5月份,全省輕工行業國外、省外和省內市場比例為18.66:27.60:53.74。
(四)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增勢明顯,拉動作用巨大。1-5月份食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55.5億元,同比增長46.9%,利潤71.3億元,增長55.4%。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33.1億元,增長34.5%,利潤21.6億元,增長29.7%。家用電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7.7億元,增長17.1%,利潤5.8億元,增長16.4%。塑料制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31.6億元,增長48.7%,利潤7.9億元,增長101.1%。四個行業實現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全行業的72.4%和73.2%。其中食品、塑料和木材加工行業增速最為強勁,其次皮革行業、文體用品、金屬制品行業和工藝美術行業增速分別達到30.2%、36.8%、45.1%和47.9%。
百強重點企業仍然是輕工行業生產的主力軍,其實現的銷售收入、利稅和利潤分別占全行業的45%、48%和50%。其中: 海爾集團上半年預計完成營業額593億元,利稅完成18億元,出口交貨值62億元。華泰集團預計完成銷售收入32億元,利稅完成4億元,太陽紙業完成銷售收入25.9億元,利稅完成3.3億元。渤海油脂預計完成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0.78億元。張裕集團預計完成銷售收入14.3億元,利稅4億元,泉林紙業預計完成銷售收入19億元,利稅2.6億元。
(五)股份制企業、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經濟快速發展。全省輕工行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8032家,比去年底增加786家。其中:股份制、外資、私營企業7143家,占88.9%。國有和集體企業只占11.1%,比去年下降近2個百分點。1-5月份股份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14.8億元,占41%。外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94.6億元,占25.6%,私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3.1億元,占10%。國有和集體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79.2億元,占23.5%。股份制、外資、私營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423.7億元,占全行業的83.1%,比去年提高3.4個百分點,成為全省輕工業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六)主要產品產量在全國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水平。重點考核的33種主要產品中,居第一位的9種:1、味精,2、飲料酒:白酒、啤酒,3、機制紙及紙板:新聞紙、書刊紙、箱紙板,4、鉛筆,5、日用玻璃,6、搪瓷制品,7、電冰箱,8、冷凍箱,9、原鹽;居第二位的3種:1、紙漿,2、革皮服裝,3、日用陶瓷;居第三位的8種:1、方便面,2、液體乳,3、輕革,4、原電池,5、日用不銹鋼制品,6、空調器,7、電熱水器,8、鐘;居第四位的8種:1、乳制品,2、罐頭,3、家具,4、塑料制品(其中農膜居第一位),5、手工具,6、微波爐,7、洗衣機,8、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消費品市場競爭加劇。一些產品在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銷售價格變動不大,甚至略有下降,從而影響到企業利潤。1-5月份全行業產品銷售利潤率為5.3%,與去年基本持平,但產品銷售成本和銷售費用同比增長較大,其中產品銷售成本同比增長41.2%,財務費用增長26.5%,均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啤酒行業因一些地區的小啤酒廠上的較多,搶占了大企業的一些市場份額,使規模以上企業的啤酒產量下降,1-5月份啤酒產量只完成125.3萬噸,下降9.1%。
二是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今年以來主要原材料價格如鋼材、塑料原料和紙漿價格一直持續在高價位上運行,并略有上漲,對輕工行業的生產帶來較大影響,使得企業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如塑料原料由于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普通原料平均價格在去年8月份之后,一直保持在1.1萬元/噸左右,而ABS樹脂價格也在1.4萬元/噸左右,與去年同期增幅約在20%左右,對塑料和家電行業影響較大。今年以來木漿、廢紙進口價格持續走高,木漿同比上漲92.6元/噸,美國廢紙同比上漲117.9元/噸,國內廢紙價格也上漲52.7元/噸,煤價同比上漲90.9元/噸,特別是造紙所需化工原料價格漲幅達50%以上,對造紙行業影響較大,加上全省工業用電每度上調2.6分,使全行業多支出2億元,造紙行業產品銷售利潤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華泰集團受其上述因素影響,上半年將減少利潤1.8億元。家電行業由于主要原材料鋼板價格的不斷攀升,同比上升約15%,塑料原料價格上漲約20%,以及水、電等能源價格的提升,而產品售價的基本未變,致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目前家電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僅有2.3%,同比下降0.06個百分點,不及全省輕工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
三是全行業虧損略有增加。1-5月份全行業虧損面達12.1%,虧損額7.6億元,同比增長8.6%。特別是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競爭力較弱,盈利能力不強,年盈利在50萬元以下企業約占50%左右。
四是兩項資金占用和管理、財務費用增加。1-5月份全行業兩項資金合計671.6億元,同比增長16.6%,居全國第四位。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9.4%,達62.4億元,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6.9%,達24.7億元。
五是稅賦相對較重。1-4月份全行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13.5億元,同比增長25.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一位。(銷售收入比居第一位的廣東省少573.1億元,但銷售稅金及附加卻比廣東多3.2億元)。
六是勞動力資源緊張。輕工行業多數屬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的勞動力較多,特別是一些微利行業,如工藝美術、玩具、五金制品、皮革加工以及家具和飲料酒制造業等行業,由于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生產成本不斷加大,利潤逐步減少,而勞動力價格很難有較大的上調,企業出現招工難的狀況,尤其是東部沿海較發達地區更為突出。
三、下半年經濟運行趨勢分析
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對輕工業經濟發展比較有利,而制約和影響輕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原材料漲價和能源供應緊張,以及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等。特別是一些企業技改資金不到位,將影響企業發展后勁,如賀友集團年產40萬立方米中纖板項目,計劃今年3月竣工,但缺2000萬元的設備貸款,致使項目不能如期發揮效益。泉林紙業也因資金問題,使技改項目進展緩慢,影響企業預期效益的實現。
另外,國際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尤其是輕工企業出口產品較多,遭遇國外反傾銷的案件時有發生,目前輕工出口企業比較關心的一是人民幣是否升值問題,二是歐盟鞋類反傾銷問題。
下半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能力的加強,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將繼續改善,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大力發展制造業基地,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將是今后輕工業發展方向和趨勢,預計全年輕工業將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其中:工業增加值 1770億元,增長31%;銷售收入6550億元,增長35%;利稅550億元,增長32%;利潤 350億元,增長32%;出口交貨值 1250億元,增長32%。
四、措施建議
(一)加強對輕工業發展政策扶持和體制保障建設。一是加大對高新技術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技術擔保資金規模和新增風險企業技術開發資金,以保證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超前技術研發以及技術成果產業化能夠得于順利實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加強國際貿易中的各項預警機制建設,及時幫助企業應對傾銷與反傾銷、動植物檢驗檢疫和技術標準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問題,加強信息交流,拓寬信息渠道,創造一個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出口環境。三是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建立農業發展貸款擔保基金,用于支持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建立健全社會防疫體系,避免重大疫情的發生。切實提高熟食品出口退稅率。四是加大對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環保項目的支持力度,給予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二)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圍繞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積極實施“三個一批”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一是突出抓好食品、家電產業鏈和重點配套企業以及造紙、塑料等重點行業技改項目的組織實施,并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項目資金的落實和工程實施上來,爭取早投產早見效。二是積極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吸納民間資金和利用外資,通過股份制改造和爭取企業上市等多種方式募集資金,多渠道地籌措資金投向企業技術改造。
(三)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充分發揮山東輕工產品的優勢,千方百計把山東輕工產品推向國內外,使出口市場的比重由目前的18.66%,提高到20%,省外市場的比重目前27.6%,提高到30%。繼續實施名牌產品戰略,借鑒海爾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加強品牌的營銷和宣傳,努力提高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和占有率,力爭今年全省輕工行業再新創“中國名牌”20個,省名牌80個,使名牌產品產值達到60%。
(四)抓好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輕工業快速發展。一是重點抓好輕工百強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的建設,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開發功能,發揮好中心作用,提高自主開發能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進產學研相結合,支持企業以各種形式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廣泛合作,開展聯合攻關,促進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增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開發能力和水平,提高科技對生產的貢獻率;三是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輕工業,努力抓好高新技術與金融資本的結合,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的結合。以發展信息家電、生物技術、新材料為突破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山東輕工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四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五)加大企業改革重組力度,實現體制創新。一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以及集體企業的股份合作制改造。二是加快實現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快民營企業的發展。三抓大活小,增強素質。一方面要抓緊培育一批具相當規
模、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名牌優勢、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使其做大做強。另一方面積極引導輕工業行業的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相對優勢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
(六)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積極學習、探索和創新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消化能源、原材料和運費上漲帶來的損失。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預算管理和資金定額管理,大力壓縮兩項資金占用,減少資金使用成本,保證企業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