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4月中國臺灣的長春人造樹脂20萬噸/年、韓國的錦湖P&B化學15萬噸/年和LG石化18萬噸/年、中國的高橋石化12.5萬噸/年裝置相繼投產,眼下亞洲苯酚供需緊張態勢正在消退。但是,今后亞洲集中新增衍生物雙酚A(BPA)、聚碳酸酯(PC)樹脂產能,亞洲苯酚需求必然進一步擴大。同時歐美苯酚需求也以BPA用為中心增長堅挺。其中在歐洲,去年11月GE塑料在西班牙建成BPA 17萬噸/年裝置,但12月DSM在荷蘭的甲苯法苯酚設備停產,致使貨源急速短缺。
為此,亞洲最大的苯酚廠家三井化學,2006年將日本市原廠和新加坡三井苯酚的設備分別擴增2萬~5萬噸/年(達21萬~24萬噸/年)、5萬~10萬噸/年(達30萬~35萬噸/年)外,以2009年為目標在亞洲建設25萬~30萬噸/年設備。由此該公司產能將由現行的75萬噸/年擴大至超過107萬噸/年。世界最大的廠家INEOS,明年4季度將比利時的設備擴增17萬噸/年(達到64萬噸/年),在世界形成183萬噸/年的生產體系(比利時64萬噸/年、德國63萬噸/年、美國56萬噸/年)。此外,中國藍星化工新材料去瓶頸擴能,ERTISA、中國臺灣的臺灣化纖、泰國的PTT苯酚分別計劃新建20萬噸/年設備。
2005-2009年的5年間,亞洲產能擴增超過59%(218萬噸/年→347萬噸/年),2009年超過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苯酚生產地區。2005-2006年的2年間,歐洲擴能12%(297萬噸/年→334萬噸/年)。目前美洲產能289.0萬噸/年,其它地區62.6萬噸/年,至2009年美洲和其它地區產能不會有大的變化。2009年世界產能將達到1032.5萬~1045.5萬噸/年。世界企業產能排名,2006年中國臺灣的臺灣化纖將提高到第4位(現為第6位),ERTISA升至第5位(現為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