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今年是中石油對加拿大油砂投資的最佳時機。因此我們打算在國內興建規模為1500萬噸的特殊調制廠,將在加拿大從油砂中提煉的原油通過管道送回中國進行重油煉制。”在5月18~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加能源合作會議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宋亦武透露。就在這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已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加拿大的油砂礦。
油價漲了油砂火了
眾所周知,油砂礦中含有較多的重油分子、硫化物和金屬等,導致油砂難以提煉。這使得油砂礦長期以來被看做是高成本的非常規能源資源。而伴隨著油價飛漲,油砂的重要意義慢慢凸現出來。據官方提供的統計數字,目前全球可開采回收的油砂儲量中,沙特阿拉伯以2300億桶占第一位,加拿大以1750億桶列第二位,伊拉克以1110億桶列第三位。因此,去年開始的油砂熱,使得加拿大油砂儲量最為集中的阿爾伯塔省,成為國內石油企業關注的焦點。
早在2004年6月,加拿大油砂礦大省阿爾伯塔的省長克萊恩就曾向中國企業發出信號,表示如果他們投資阿爾伯塔油砂礦,將保證中國未來的石油供應。2005年1月,加拿大總理馬丁與中國簽訂了一份《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使中國從北美取油的戰略正式拉開序幕。
此后,包括中海油、中石化在內的中國大型油企紛紛行動起來,兩國公司組建石油開采和運輸合資項目的消息也相繼傳出。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介紹,目前國內企業在加拿大進行油砂開采的在建項目包括中海油和中石化的兩個合資項目。2005年4月12日,中海油宣布,該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比利時)BVBA公司與加拿大MEG能源公司就收購其16.69%股權一事簽訂合同,中海油方面已為此項收購支付1.5億加元(約合1.21億美元)。作為一家油砂公司,MEG公司在阿爾伯塔省擁有52個油砂區租賃許可證100%的工作權益,總面積達3.29萬英畝。據估算,以上區域共有油砂地質儲量超過40億桶,總可采儲量約20億桶。
在中海油大舉進軍加拿大油砂礦之后,2005年5月底,中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旗下的中加石油公司與加拿大西年科(Synenco)能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并組成合伙企業,共同開發位于阿爾伯塔省東北部的'北極之光'油砂項目。根據雙方協議,中加石油公司出資約1.5億加元(約合人民幣9.89億元),獲得'北極之光'合伙企業40%的股份;西年科公司獲得60%的股份。據悉,該一體化的油砂在建項目到2009年時日產可達5萬桶。中石化也由此成為第二家進軍加拿大油砂礦資源的國內石油商。
另外,中石油在加拿大已擁有了多個油氣田區塊權益,正在與多家加拿大公司商談下游合作事宜。
充滿希望的“試水”
實際上,中國油企目前對加拿大的油砂投資主要集中在油砂的開采上,還沒有涉及到在加拿大進行加工,因此最多不過會被認為是一種“試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院長姜聞然博士表示:“相對于目前各國每年在阿爾伯塔省油砂投入超過400億美元這個數字,中國石油企業在加的投資就不算很大了。不過這仍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據說目前中國油企在加拿大投資之所以未能取得更大的進展是因為與加方還存在著理念上的分歧。姜聞然說,加方更希望中方企業將開采出來的油砂在加拿大本地加工,以賺取更多的附加值,而中國的傳統是買油回來提煉,因為中國有很強的重油煉制能力。
對此,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希望加方能夠為中方創造更為良好的條件,以便將雙方的合作不斷深入下去。
據說,中海油為此正在與加方簽署備忘錄,以便盡快將運油管道從加拿大的埃德蒙頓修到太平洋沿岸。
油價在45美元就能賺
無論如何,隨著油價的高企,投資加拿大油砂還是被中國油企認為頗有前途。因為'只要油價還在每桶45美元以上,就有得賺'。姜聞然很有信心地說。
“對加拿大而言,要大規模開發油砂礦必須要找到一個龐大的市場;而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正好能充當這樣的角色。因為我們有市場以及上下游一體化的經驗,可以與加方開展下游合作,讓加方企業更多地了解中國的重油煉制能力。”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宋亦武強調。
而據了解,中石化中加石油公司參與的“北極之光”項目同樣發展前景良好。該項目總投資約45億加元,作業程序包括了采礦、萃取和瀝青改質,最終將形成日產10萬桶、年產500萬噸的原油產量。
據估計,從加拿大的油砂中分離出石油,成本至少是中東地區的石油開采成本的幾倍。因此,投資數十億美元建油砂提煉廠存在巨大風險。對此,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宋亦武也承認。不過他認為,中石油有很好的稠油煉制技術和一體化實踐經驗,日產可達22萬桶,與加拿大本土公司開展下游合作應該是很有前途的。而且目前油價長時間處于50美元以上一桶的高位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這使得油砂開采在經濟上的可行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