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十七大新聞中心召開記者招待會,介紹中國科技教育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六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著力抓好八項工作
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介紹,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教育系統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了世紀初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局。
教育部:我國正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
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介紹,我國正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我國有2.6億在校學生,還有上億人在接受著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和各種形式的培訓。我們有1400多萬名教職員工。62萬多所各種類型的學校,遍布全國的城市和鄉村。
教育部部長周濟:我國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5年
教育部部長周濟介紹說,過去五年中,我國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入學率進一步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擴大,受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了8.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國總人口中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已達7000多萬人,從業人員中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數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國正在加速完成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
從三方面入手 努力將我國建設成人力資源強國
周濟說,中國有13億人口,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這么多的人口,素質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負擔。經過29年的奮斗,我們國家已經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高等教育也已經進入了大眾化發展階段。我們應該進一步努力,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把我們國家努力建設成為一個人力資源強國。
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歡迎留學生和學者回國工作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有大批的學者到世界各國學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也是一個重要的成績。三十年來,一共有一百多萬學生到世界各地學習,其中有接近三十萬人已經回國工作,現在還有五十萬左右正在國外繼續學習。
教育公平的更高目標是上得起學更要上好學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有關教育公平的問題時,首先推薦了在教育部網站上的兩篇文章:一篇是《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一篇是《努力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兩篇文章詳細地介紹了這幾年來關于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的工作。
堅持教育公益性 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回答澳門澳亞衛視記者有關教育產業化和高考三十年的相關問題時說,這次十七大報告當中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我們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
要把立德做人作為教育的重要工作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回答合眾國際社記者提問時講到,中國下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就是要使得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整個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