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山大學在廣州市簽署了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工業化項目合作協議,產業化回收二氧化碳。此項目是不久前廣州市和中山大學簽署的市校戰略關系協議的八個合作項目之一。
根據合作協議,投資公司首期將投資1.3億元,于2009年上半年建立年產1萬噸的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生產線,預期3年后二期工程完工,屆時該項目的年產值可達20億元,項目的實施可以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達4萬噸,同時生產的環保塑料還可有效減少普通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
該項目的中期試驗已于9月底通過了以中科院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應用了最新的納米技術,使每克催化劑效率高出此前國際最高水平2倍,專家組認為其催化效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運用我們這種新技術開發的塑料產品,其中占原料40%的二氧化碳是不用花錢的,雖然現在技術要求較高,生產成本略高過傳統塑料,但不久就將比傳統塑料更有價格優勢。”該項目研發負責人、中山大學教授、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二氧化碳聚合和利用”項目組首席科學家孟躍中對合作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