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業化試驗裝置于10月18日在安徽淮南開工。這個“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合力打造的重大項目,有望早日實現我國煤制烯烴技術工業化。
煤制烯烴技術是發展新型煤化工的核心技術。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當前全世界年需求量近2億噸,其來源嚴重依賴石油。面對全球石油資源日益緊缺的形勢,國外已開發出甲醇制烯烴和甲醇制丙烯的技術,但尚未實現工業化。我國也完成了甲醇生產乙烯和丙烯的相關技術,并進入工業化試驗階段。
今年6月,在科技部等部門的推動下,“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據悉,該項目是由聯盟發起單位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和安徽淮化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三家參與單位形成了科研、設計、生產于一體化的技術創新模式,將有助于縮短新技術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周期,找到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價值的工業化技術路線,加速甲醇制丙烯產業化。
據介紹,該項目開發主要包括基礎研究、工業放大及工業試驗三部分。項目是在清華大學小試研究工作基礎上,將小試成果放大到萬噸級規模,通過工業試驗裝置的運行,最終使該萬噸級的工業試驗裝置技術和環境保護各項指標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為下一步百萬噸級工業化裝置建設提供技術依據和培訓平臺。
據了解,該工業試驗裝置建設規模為年處理甲醇3萬噸,年產丙烯近1萬噸,副產液化石油氣800噸,總投資約1.6億元,計劃2009年3月投料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