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替代倒計時 我國石油峰值將在2015年出現 |
|
2007-10-29 中國聚合物網 |
|
如果石油產出不能繼續增加,對于中美等主要能源消費國來說無疑影響深遠。上周六,有能源戰略專家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能源戰略國際論壇”上預測稱,這一時刻可能在2015年到來。而在這一年到來之前,油價高位運行態勢還將繼續。這也讓中國等主要能源消費國在開發新型替代能源等領域面對更為緊迫的時間表。 多因素預示能源峰值 截至上周五,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價創下91.86美元/桶的結算價歷史新高。而在這背后是主要產油國增產緩慢、產能潛力不足以及石油增產和勘探速度不匹配等多種原因。PFC能源咨詢公司上游領域合伙人Michael R Rodgers認為,這都是石油峰值即將出現的跡象。 所謂石油峰值也就是石油生產的頂峰,一個地區或全球的石油產量超越石油峰值后,產量會持續下降。 1953年,美國地質學家哈伯特創造出一個石油枯竭模型,宣稱美國石油產量將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達到頂峰。他的預見在1970年果然變成現實。石油界由此把這種情形叫做哈伯特頂點(Hubbert’s Peak)。 一些專家根據修改過的哈伯特枯竭模型指出,全球將于2004年至2015年間達到哈伯特頂點,最可能發生在2008年。 “美國在1970年達到石油峰值,目前世界已有63個國家越過了石油峰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龐雄奇預測,中國甚至全球的石油峰值將在2015年左右出現。 替代能源早考慮 石油峰值的到來似乎近在眼前,而美中等國的石油消費量卻持續增長,這意味著石油供需缺口將越來越大。應對石油峰值的到來,開發替代能源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選擇。石油峰值研究會(ASOP)主席、瑞典Uppsala大學教授Kjell Aleklett認為,2015年石油峰值即將到來,2020年之前各國必須考慮可替代能源。 盡管中國有較為充足的煤炭資源,且曾有人提出通過“煤變油”等煤炭綜合利用技術實現對石油消費的替代,但龐雄奇對記者表示,煤炭本身儲量也是有限的,煤產量的峰值也會到來。所以應對石油峰值問題,還應該尋求可再生的新能源。 路德維希·博爾科系統技術咨詢公司的Werner Zittel博士說,目前70%的能源消耗依靠化石燃料,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僅為30%。其中太陽能所占的比例尤小。但在德國《能源節約法》頒布后,他對歐洲未來太陽能的需求狀況十分看好,并認為相關產業將蘊含巨大的投資機會。 在能源替代方面,中國也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政府在今年8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達到15%。其中還對包括水電、生物質能、風電、太陽能,以及地熱和海洋能等在內的各種新能源的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 |
(責任編輯:藍劍)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能源替代倒計時 我國石油峰值將在2015年出現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