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包裝不一定就安全,塑料包裝的食品多含有致癌物質……昨天舉行的2007廣州市科技沙龍——“實施包裝印刷品環保安全促進廣州經濟發展”論壇上,專家提醒消費者注意食品包裝安全問題。
毒包裝讓人慢性中毒
昨天,廣州市包裝技術協會舉辦的論壇上,來自廣州和香港兩地相關行業的80多名專家討論了當前人們關注的包裝安全問題。
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李慧勇博士在發言中指出目前食品包裝行業存在的問題:“今年8月,廣東質監局對食品市場進行了抽查,數據顯示超過60%的PVC瓶蓋內墊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作為增塑劑,而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會致癌。”
據了解,常見的PVC內瓶蓋有汽水、啤酒、黃酒、蒸餾酒瓶蓋及果醬等罐頭的墊片。
李慧勇解釋,PVC就是聚氯乙烯,是一種常用于食品包裝中的塑料,在其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增塑劑以改善其加工性能,如果采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作為增塑劑的話,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會遷移到食品中,從而污染食品。
“食品不安全,吃下去馬上會有反應,而食品包裝若是不安全,有毒物質會不知不覺長年累月逐漸在人體積累,一旦表現出癥狀,通常就沒救,所以食品包裝的安全重要性不亞于食品安全。”華南農業大學包裝工程系張欽發教授說。
建議收押金促回收利用
針對塑料購物袋污染問題,華南農業大學包裝工程系張欽發教授表示,近幾年,PVC保鮮膜、毒奶瓶等事件層出不窮。而今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抽檢發現,3成多食品用塑料復合膜苯系溶劑殘留超標。使用類似的產品,將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發育產生隱患。
張欽發建議應通過收取押金,而不是強行收費的方式來促進塑料袋的回收利用。
包裝安全認識幾大誤區
誤區一:紙質包裝不一定安全。不少人以為紙質包裝就一定是綠色的,安全的。某些裝牛奶的紙盒使用了增白紙張,增白紙在生產過程中多數經過了熒光增白劑的處理,而熒光增白劑是一種致癌活性很強的化學物質。
誤區二:錫紙包裝可致重金屬中毒。部分高級食品采用了錫紙包裝,部分錫紙中的含量超過了衛生許可指標,成為急性、慢性重金屬中毒的“殺手”。
誤區三:包裝花俏易污染食物。越花俏的食品與油墨的接觸機會越多,被污染的機會也越多。
如何選購安全食品包裝
張欽發教授提醒消費者,“有毒有害的塑料通常都帶有顏色,生產商于是干脆染上其它顏色,所以消費者選擇食品最好選無色透明包裝的。”
李慧勇博士表示,消費者還可以查看食品包裝身上的QS認證標志,“今年開始我國開始對食品用的陶瓷、玻璃、橡膠等使用QS認證,國家規定通過QS認證的食品必須使用通過QS認證的食品包裝,所以只要食品身上有QS認證編號,就能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