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市場觀察家說,韓國的煉油廠正紛紛斥巨資投入重油提煉(cracking)的設備,以獲取更多的輕質油來擴大這一行業的利潤空間。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油價不穩和對高污染產品進行制度限制情況下,韓國的煉油企業除了投資重油裂化設備和其它高端產品外別無選擇。
利潤驅使
韓國煉油企業的利潤在很大程度上與國際原油價格密切相關,韓國幾乎百分之百依賴石油進口,是世界上第五大原油進口國。去年,韓國共進口8.88億桶原油,價值560億美元。
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的煉油廠去年上半年在國際油價不斷攀高的情況下盈利豐厚,但下半年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造成利潤減少。韓國最大的煉油企業SK Corp去年的純利潤下降了15.7%,第二大煉油企業GS Caltex Corp收入下降15%,而其它煉油企業還沒有宣布2006年的財告。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下跌嚴重影響了韓國煉油企業的利潤,也就是說,國際油價下跌,使石油產品價格與用于生產石油產品的原油價格差價減少,影響了煉油企業的利潤。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原料價格上漲,企業利潤必定下降。而煉油廠在原油價格不斷升高的同時,其利潤卻不斷升高。美聯社通過分析從1999年以來的原油和汽油價格關系發現:第一,煉油廠提煉汽油的附加價格一直在漲,這部分價格與原油價格沒有關系;第二,在原油價格下跌的時候,汽油價格并沒有以相應幅度下跌!
戰略選擇
韓國友利投資和證券公司分析師金先生說,去年韓國煉油企業盈利下降的原因是,產品價格與原料成本的差價減小,以及由于對環境問題的擔憂致使全球對丙級爐用燃油(Bunke C oil)的需求下降,因此,韓國除了選擇投資重油和高端產品外別無選擇。
丙級爐用燃油是重油的一種。重油又稱燃料油,是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最下層殘渣油品,呈暗黑色,粘稠,難以揮發和清除,是遠洋貨輪的最主要燃料。另外,地球的原始重油地質儲量也十分巨大。目前,在全球大約10萬億桶剩余石油資源中,70%以上是重油資源。在原油資源逐漸枯竭的情況下,重油的戰略價值被人們所認識,它被稱為21世紀的重要能源。為了提高輕質油的產量,特別是提高汽油的產量,可以采用裂化的方法從重油中獲取輕質油。
目前,韓國煉油企業走的就是這條路。由于原油經過提煉過程后,重油占其總量的40%-50%,所以韓國的煉油企業正試圖加大設備投資,從重油中提取汽車和飛機使用的輕質油!
投資巨大
但據韓國石油協會說,韓國煉油廠處理重油的設備遠比美國。日本和其它發達國家煉油企業的少,韓國煉油企業裂化重油的設備比例只有21.8%,遠遠低于發達國家35%的平均水平。該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直到今年1月,韓國第三大煉油企業S-oil Corp提煉重油的設備比例最高,達32.4%,而GS Caltex為23.7%,HyundaiOilbank Corp為21.4%,SK Corp為17.4%,SK Incheon Oil Co。只有12.4%。
韓國石油協會的官員說,由于韓國石油全部依賴進口,裂化重油的設備又少,所以,修建重油煉油廠是韓國煉油企業增加盈利的關鍵。
韓國最大的煉油企業SKCorp表示,今年沒有修建重油提煉廠的計劃,但是它的子公司SK Incheon OilCo。已于去年9月開始在蔚山市建立日產量6萬桶的工廠,約耗資1.7萬億韓元(約合17億美元),預計2008年完工。
韓國第二大煉油企業GS Caltex正在修建它的第二家將重油提煉為運輸用油的工廠,總耗資為1.5萬億韓元。第三大煉油企業S-oil計劃在2010年以前修建日產量48萬桶的原油蒸餾廠和日產量15萬桶的重油處理廠,總耗資3.6萬億韓元。
分析人士說,為了生存,韓國的煉油企業應該加大投資,從重油中提煉出更清潔易用且能創造高利潤的輕質油,實現增加利潤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