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已經下架達8個月之久的涂料,卻因工商部門的一紙通報,讓曾經銷售過這種產品的京城著名家居賣場居然之家成為事件的主角。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居然之家這樣奉行“先行賠付”的企業,對相關部門認定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已經選擇在第一時間下架,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滯后的產品抽檢通報機制卻有可能讓流通渠道蒙受不白之冤的同時,對消費者也容易引起誤導。
“問題涂料”已下架8個月
4月25日,幾家媒體報道北京市工商局對2006年第4季度建材產品抽檢情況的通報,一款“鞏力”牌JS聚氨酯防水涂料被曝15項指標不合格。
由于這款涂料從居然之家建材超市抽檢而來,一些媒體以“居然之家被曝賣劣質涂料”或“居然之家查出不合格涂料”為題進行報道,讓消費者誤解居然之家超市還在銷售這種不合格產品。
居然之家建材超市副總經理孫建波向記者介紹,北京市工商局2006年8月21日對包括居然之家建材超市在內的一些家居賣場內銷售的產品進行抽檢,其中北京東方時代建筑涂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鞏力”牌JS聚氨酯防水涂料被檢查出有些指標不合格。超市方面非常重視,于8月24日將這個品牌全部下架,并且不再銷售這個品牌的所有系列產品。“算起來,這款涂料已經從超市下架達8個月之久,根本就不可能在市場上找到。”孫建波說。
賣場控制產品質量現瓶頸
居然之家是在北京乃到中國家居建材行業率先推出“先行賠付”舉措的賣場,對產品質量控制相當嚴格。為何抽查中還可能查出有些產品不合格呢?孫建波認為,這是由于賣場對產品只有監督權沒有檢測權所致。
“我們是一個銷售渠道,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對所有產品進行檢測,只能通過抽檢的方式提交質監部門檢測,大多數產品只能通過廠家提交的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市場銷售情況等來把質量關。”孫建波說,正因為對于質量控制存在這一瓶頸,一旦某種產品被有關部門認定有質量問題,哪怕只是懷疑存在問題,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把產品做下架處理,以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早在去年8月份我們得知鞏力牌涂料有些指標不合格的第一時間,就迅速地堅決予以下架,但是現在有媒體忽然報道說‘居然之家賣不合格涂料’,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孫建波表示。
抽檢通報機制嚴重滯后
去年8月份抽檢的產品,直到今年4月底才對檢測結果進行通報,歷時8個月之久。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種通報機制的滯后和通報結果不完整是可能給消費者造成誤導的重要原因。
一位業內專家用租房者與房東的關系來形容家居品牌與家居賣場之間的關系,“租房者出了問題,房東負的是連帶責任,但現在一旦某種品牌出了問題,有關部門也好,媒體也好,往往把責任全部推到賣場身上,這很不公平。”
“居然之家對品牌采取嚴格的準入制,對有問題的產品進行了清場處理,不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有關部門的質量通報應該把這種處理結果公之于眾,這才是最全面的。”另一位業內專家認為,“對于已經不在市場上流通的不合格產品,不能把責任再推到流通渠道上,尤其是居然之家這種推行‘先行賠付’的負責任的賣場,否則就容易給消費者以誤導,這也與有關部門質量監督的初衷相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