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國外壟斷 中材集團進軍光伏產業配套材料領域 |
|
2007-5-14 中國聚合物網 |
|
繼投資風能、余熱發電后,中國中材集團(簡稱中材集團)又開始向光伏產業新材料領域進軍。 5月10日,中材集團旗下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承建的多晶硅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生產線在江西開工奠基。對此,中材集團總經理譚仲明表示,該項目將推動中材集團進入光伏產業鏈中上游領域的產業化進程。
打破國外壟斷
據了解,此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約3億元,首期將在今年10月建成投產,形成年產3萬只石英陶瓷坩堝生產能力,項目達產達標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
石英陶瓷坩堝,是用來裝載多晶硅原料(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主要材料)的容器,其生產技術難度較大,原料純度要求較高,使用環境苛刻,是多晶硅生產過程不可替代的關鍵性消耗材料。據了解,目前該項目是我國國內唯一的多晶硅鑄錠用石英坩堝生產基地。
“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可實現光伏太陽能關鍵消耗材料的國產化,打破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滿足了行業發展的所需要,對于降低太陽能多晶硅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太陽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明清說。
“至少在運費上會大大降低成本。”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佟興雪也向上海證券報表示,此前只有美、韓、法、日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生產技術。
據專家預測,我國2010年的坩堝需求量在10萬只以上;世界范圍的需求量將超過30萬只。由此可見,石英陶瓷坩堝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打造光伏配套材料基地
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中材集團進軍光伏產業配套材料,將成為其拓展光伏的新材料產業的“跳板”。譚仲明更直言,石英陶瓷坩堝生產線的奠基,是中材集團發展新型能源新材料產業過程中的一件盛事。
據了解,中材集團始終致力于材料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非金屬新材料業、工程建設業和非金屬礦探采選制業等三大主導產業,以及玻璃纖維技術、玻璃鋼/復合材料技術、人工晶體技術、工業陶瓷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將中材集團進一步做強做大,光伏產業恰恰是又一市場前景樂觀的選擇。
據統計,自從1999年起,太陽能電池產量已經連續7年增長超過30%。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多晶硅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項目,是中材集團又一個潔凈能源關鍵配套材料的項目,將推動集團進入光伏產業鏈中上游領域的產業化進程。”譚仲明說。
與此同時,江西省正在試圖打造光伏多晶硅產業基地,這恰恰為中材集團進軍光伏產業提供了良好機遇。據了解,生產線奠基同時,江西中材太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譚仲明特別表示,在項目的建設過程及公司今后的運營中,中材集團將密切與地方政府配合。
根據《江西省多晶硅光伏產業發展規劃》,至2010年,江西省將組織實施1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71億元,實現太陽能電池及其他附屬配套材料的產業化集群。根據上述規劃,江西省坩堝的需求量將占據我國絕大多數的坩堝市場份額,這恰恰為中材集團該項目提供了很好的產品“出口”。 |
(責任編輯:藍劍)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打破國外壟斷 中材集團進軍光伏產業配套材料領域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