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貴金屬二次資源循環利用這個新興產業正方興未艾,但隨之帶來的環保問題亟待引起各方關注。
例如,在貴金屬廢棄物的拆解和分類過程中,人們由于過于關注貴金屬的經濟效益,將貴金屬以及其他明顯含有金屬的部件拆解后,往往并不對使用或回收價值比較低的廢塑料、橡膠和玻璃等進行無害化處置,隨意丟棄、簡單焚燒等現象嚴重。
在預處理及隨后進行的回收操作中,對廢氣缺乏有效的處置,對焚燒產生的煙塵和酸溶產生的廢氣的處置過于簡單,廢氣排放的達標率較低。
在“濕法回收工藝”中,二次廢水的處理和回用率較低。沒有對二次廢水進行有效的分類處理,往往是酸性廢水、重金屬廢水和氰化廢水同時流入一個廢水池中,容易產生新的有害廢氣和大量污泥沉淀。
缺乏有效的二次廢渣處置方法和手段,往往在回收貴金屬和其他金屬的同時,產生了數量或體積更大的二次廢渣。
大量個體回收者,在收集貴金屬廢棄物(如廢定影液中的銀)時,對貴金屬廢棄物采取簡單的“就地預處理”方式,帶走了富集的貴金屬廢料,隨意拋棄了大量的其他廢料,造成了更為嚴重的環境污染。
過程中,設備投入偏少,技術研發和工藝革新投入更少,隨之帶來了貴金屬回收率低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給社會帶來了體積或數量更大的低含量的貴金屬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