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Array Plastics LLC公司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Pittsfield,去年底在武漢建成了占地1400平方米的小型注塑廠,僅配有一臺注塑機。但他說,過去十年他一直在華采購此類高性能塑料,這段經歷使他深信需要特殊工程技術的聚醚醚酮這類塑料的本地模塑市場即將開始騰飛。
他說,他的公司剛剛起步,主管人員和顧問來自中美兩國,其中有些人曾供職于GE塑料集團(總部位于Pittsfield)這類行業巨頭,具有產品開發工程背景。他們的銷售對象是年銷售額介于5000萬-2億美元(3.785億-15億元人民幣)的中小型產品生產商。
Johnson說:“不少人都表示,客戶紛紛將生產遷往中國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壓力,但他們又對高性能領域不太熟悉,轉型無門。”
他認為,這些企業將中國視為削減某些高精密零部件成本的一種方法,但在質量上不太放心,也擔心遭到剽竊。他說,身為美資企業,China Array公司一旦遇到知識產權問題便可訴諸于美國法院。
Johnson說:“我們讓客戶放心,我們能提供美國標準的工程支持和質量控制,而且我們決不會外泄機密內容。”
目前公司運營仍處于初期階段,Johnson說,他欲采取財務“保守”管理,根據內部增長情況,5年后將把注塑機產量擴大至25-30臺。該公司還希望建立自己的模具生產廠。
Johnson說,China Array公司由于將過去外包的模塑生產轉到內部,取得了收支平衡。
China Array公司的銷售和市場副總裁Carl Olson說,其大部分業務瞄準出口歐美的跨國生產商,但首個在華項目正為中國市場開發一款工程性能產品,且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投產。他曾在GE塑料擔任開發工程師很長時間。
公司認為在武漢建廠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盡管Johnson承認他們的跨國企業潛在客戶大多位于較遠的沿海城市。
在武漢建廠也是機緣巧合:早在1980年,Johnson就與當地的中國國家船舶公司建立起合作,后者是當時政府批準可與外資合作的少數公司之一。
隨著業務關系的加深,Johnson幫助當地政府建成一座工廠,專門生產不銹鋼食品加工設備,但如今塑料取代這一切成為China Array公司的重頭戲。
此次仍選擇在武漢建廠的部分原因是許多骨干員工都來自武漢,包括總經理Li Qinren,1985年,Li還在中國船舶公司任職時就與Johnson開始了往來。
Li說,武漢在人員招聘上也頗有優勢。當地高校的實力雄厚,較容易招募到專業人才,特別是過去前往沿海發展、但隨著武漢的繁榮現在希望回到家鄉的武漢本地人。
公司不愿披露更多詳情,但表示武漢的勞動力成本可能只是上海和深圳等沿海城市的2/3。
武漢也是中國的汽車重鎮,這里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汽車制造商—東風汽車集團公司的本部所在地,東風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和李爾、法雷奧等跨國供應商組建的合資企業也坐落于此。
但Olson說,China Array公司目前不考慮踏足“競爭異常激烈的汽車業”,而選擇醫療、電子、液體處理和航空航天等市場。
Johnson說,他認為國內企業需要5-10年才能建立起高性能工程和樹脂應用所需的穩固技術基礎。他說,China Array公司的重要計劃之一是在華建立自己的人才庫。
Johnson說:“這類工程人才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大力擴展人才儲備。公司未來的前景取決于我們的人才開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