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我國醫藥經濟增速加快,行業效益明顯回升。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生產總值2913.2億元,同比增長21.31%,增幅提高1.29個百分點;銷售收入達2677.82億元,同比增長21.75%,增幅提高1.5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達到231.14億元,同比增長34.06%,增幅提高25.26個百分點
2007年上半年,我國醫藥行業在經歷了一系列旨在規范醫藥市場秩序的政策因素的洗禮后開始復蘇。據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分析表明,繼一季度經濟運行取得良好開局后,上半年醫藥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整體效益明顯好轉。
生產總值平穩增長
繼一季度醫藥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7.54%之后,2007年上半年,我國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生產總值現價2913.2億元(九大子行業),比去年同期增長21.31%,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9個百分點。從重點子行業來看,生物制劑工業和衛生材料工業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而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中成藥和醫療器械行業增長幅度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化學原料藥工業累計完成629.80億元,同比增長20.42%,同期增幅提高了1.55個百分點;化學藥品制劑工業累計完成793.03億元,同比增長了18.94%,同期增幅提高了2.57個百分點;中成藥工業累計完成628.68億元,同比增長了16.88%,同期增幅提高了1.54個百分點;生物制劑工業累計完成216.36億元,同比增長了22.57%,同期增幅下降了2.25個百分點;醫療器械工業累計完成213.24億元,同比增長了20.74%,同期增幅大幅下降了7.23個百分點;衛生材料工業累計完成100.79億元,同比增長38.67%,同期增幅下降了1.19個百分點。
從全國各省市來看,醫藥工業生產總值排名前10位省市的工業生產總值占全國醫藥工業生產總值的64.5%,比2006年同期所占比重上升了0.7個百分點,其中:山東、四川、河北、河南、吉林和湖北六省的同比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和江蘇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均超過了10%。
產銷銜接穩中有升
今年上半年,醫藥行業總體產銷銜接表現良好,連續3年同比穩中有升,從2005年上半年的93.30%提升到2007年上半年的93.77%,這表明我國醫藥工業經歷了較為密集的政策調整后,雖發生了產業結構性變化,但始終能保持較好的產銷銜接能力。各行業中,生物制劑行業和中成藥行業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有所提升,而化學藥品制劑行業、化學原料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和衛生材料行業產銷銜接較2006年上半年略有下滑,但普遍好于2005年上半年。
銷售收入穩步增長
2007年上半年,我國醫藥工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2677.82億元(九大子行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75%,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54個百分點。從重點子行業來看,中成藥、生物制劑、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工業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而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工業增長幅度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化學原料藥工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03.24億元,同比增長17.99%,同期增幅提高了0.79個百分點;化學藥品制劑工業累計完成726.90億元,同比增長19.47%,同期增幅提高了2.08個百分點;中成藥工業累計完成562.52億元,同比增長21.42%,同期增幅提高了5.81個百分點;生物制劑工業累計完成190.55億元,同比增長22.74%,同期增幅大幅下降了6.82個百分點;醫療器械工業累計完成211.43億元,同比增長21.90%,同期增幅下降了1.66個百分點;衛生材料工業累計完成102.24億元,同比增長49.66%,同期增幅大幅上升了9.93個百分點。
從全國各省市來看,銷售收入排名前10位省市的工業生產總值占全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65.9%,比2006年同期所占比重下降了0.46個百分點,其中:山東、河南、四川、江西和天津五省市的同比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和江蘇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均超過10%。
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利潤指標的大幅提升是上半年醫藥經濟的一大顯著特征。今年上半年,我國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231.14億元(九大子行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4.06%,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大幅提高了25.26個百分點。盡管存在新舊會計準則調整過程中的虛高現象,但這個增長仍然是很高的。從重點子行業來看,化學制劑行業、中成藥工業、生物制劑工業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而化學原料藥、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工業增長幅度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化學原料藥工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32.73億元,同比增長8.70%,同期增幅大幅下降了9.27個百分點;化學藥品制劑工業累計完成69.63億元,同比增長38.34%,同期增幅大幅提高了46.48個百分點;中成藥工業累計完成60.89億元,同比增長了40.74%,同期增幅大幅提高了38.66個百分點;生物制劑工業累計完成20.96億元,同比增長了36.72%,同期增幅大幅提高了14.44個百分點;醫療器械工業累計完成21.79億元,同比增長31.33%,同期增幅下降了10.14個百分點;衛生材料工業累計完成5.09億元,同比增長了13.1%,同期增幅下降了16.31個百分點。
從全國各省市來看,利潤排名前10位省市的工業生產總值占全國醫藥工業利潤總額的70.90%,比2006年同期所占比重下降了0.52個百分點。其中,山東、天津、吉林、河北和河南五省市的同比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和江蘇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均超過10%。
成本費用控制良好
2007年上半年,醫藥行業應收帳款率從2006年上半年的34.14%下降到2007年的30.73%,降幅達3.41%。這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國醫藥行業應收帳款增幅明顯低于銷售收入的增幅,應收帳款控制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各重點子行業今年上半年的應收帳款率相比2006年上半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與消費終端直接接口的化學制劑行業、生物制劑行業和中成藥行業的應收帳款率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現階段醫藥行業應對政策調整的能力有所加強,逐步適應了政策環境的變化,一方面銷售收入仍然得到了快速增長,另一方面,行業通過自身內部的策略調整,應收帳款控制良好,對行業利潤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200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總體銷售成本結構中,產品銷售成本所占比重達到69.61%,比2006年上半年所占比重提升了0.94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原料藥、生物制劑、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工業由于農作物、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均高出平均水平,也普遍高于2006年上半年水平;而化學制劑行業和中成藥行業產品銷售成本所占比重相對較低,但相比2006年上半年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這里可看出,隨著大豆、玉米、淀粉等農作物以及水、電、鋼材等基礎消費價格普遍上升,醫藥工業產品銷售成本隨之上升。
另一方面,自醫藥行業反商業賄賂活動以及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醫藥企業加大了內部成本費用的控制。從兩年的運行情況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品銷售費用所占比重從2006年上半年的13.33%下降到2007年上半年的12.38%,下降了0.95個百分點,尤其是化學制劑行業和中成藥行業,分別下降了1.40個百分點和1.53個百分點,使得其在利潤總額所占比重上分別上升了1.39個百分點和1.4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