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獲悉,2007年1-7月,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742.09億元,同比增長30.8%。“小馬視線”由此注意到,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2004年的44.1%降至2006年上半年的30.8%。可以說,一度居高不下的化纖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經回落到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這就為行業調整結構和消化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優質產能提供了條件。然而需要看到的,沒有技術創新優勢、沒有管理優勢、沒有質量和產品優勢的一些小聚酯、切片紡企業可能會陸續退出聚酯產業,行業洗牌也將進一步進行。中國化纖協會對2007年上半年的預測顯示,增速同比有所提高,上半年產量將達1075萬噸,增長12%左右。從運行質量上看,化纖行業將繼續好轉,三項費用繼續下降,但下降速度減緩。
此外,中國第一紡織網8月20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也顯示,2007年1-6月份化纖行業計劃投資總額為689.57億元,同比增加56.37%;1-6月份實際完成投資額99.99億元,同比增加29.21%,占計劃投資額的14.50%;當年以來到目前為止施工項目總數為251個,同比增加7.26%;其中新開工項目數113個,同比增加1.80%;截至6月底為止,已實現竣工項目數34個,同比增加0.00%,占施工項目總數的13.55%。
綜合上述數據,“小馬視線”認為,雖然化纖行業投資增速有所緩和,但“投資高位運行,反彈壓力揮之不去”的現實依然需要業界警覺。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來,紡織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表現并不那么“突出”,但持續在高位運行,反彈壓力依然揮之不去。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紡織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109億元,增長25.6%。在宏觀政策調控的巨大壓力之下,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仍維持高位顯然然“事出有因”。第一,新開工項目由降轉升,受去年下半年國家控制新開工項目政策的影響,一年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一直在低速增長,今年上半年這種情況出現明顯改觀,各地區新上項目比比皆是。第二,由于流動性過剩,為投資提供了寬松的社會資金。第三,企業利潤增加較多,化纖等部分行業利潤前景較好,相應激發了企業投資的動力。第四,部分行業投資成本比較低,準入門檻不高,促使一些企業對這些行業的投資增加。“小馬視線”認為,對于周期性比較明顯的化纖行業,產品價格回升刺激下極易反彈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產能擴張必將給行業復蘇帶來不利影響,最終可能會縮短其景氣周期。
“小馬視線”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伴隨國家政策面調控力度的加大,化纖行業短期內將面臨諸多挑戰,行業效益增速下滑的趨勢基本確定。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誰的應變能力強,結構調整快,產品的技術含量高,誰才有可能在市場壓力和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現實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