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積極引導關停的重污染化工企業轉產環保、節能“綠色產品”,走出了一條治理區域性環保“痼疾”的新路子。今年5月和7月,省、泰州市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工作督查組實地察看有關企業轉產情況后認為,泰興的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化工是泰興的一大支柱產業,全市現有各類化工生產企業185家。按照省和泰州市的統一部署,從去年10月份起,泰興市對環評和安評不合格的化工企業,一律停產整頓;經整頓仍不達標的,堅決關閉。目前,該市33家重污染化工企業已基本關停到位。
為減少已關閉化工企業的經濟損失,避免資源浪費,同時防止它們非法轉移生產,泰興市引導企業以現有廠房、設施、技術,適當增加投入,開發轉產國家鼓勵的環保、節能產品。目前,這33家企業均已轉產。
泰興晨光硅酸鉛有限公司是該市骨干企業之一,年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利稅300萬元,但鉛化物污染嚴重,人吸入鉛蒸汽和粉塵,會引起鉛中毒。在專項整治中,泰興市果斷關閉了這條硅酸鉛生產線,支持企業投入100萬元,開發了9W、13W、30W系列節能燈產品。目前企業產銷兩旺,年內可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
泰興電化廠原來生產顏料和染料,污染重、難治理,年產值僅500萬元左右。泰興市有關方面責令企業拆除原來的化工生產線,新上機械加工產品,同時出租廠房引進7家私營企業,現在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吸納200多名勞動力就業。
泰興錦泰化工廠原來生產有機化工產品溴氨酸,廢水、廢氣成分復雜,難以治理達標。今年,企業以現有廠房、設施與浙江客商合作,投入3000萬元,轉產污染小、能治理的無機化工產品硼酸,達產達標后可新增銷售收入4000萬元至5000萬元。
據了解,泰興市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將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內現有規模1000萬元以下的化工企業淘汰出局或引導其轉產,騰籠換鳥,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環保型、節能型項目。
該市同時明確規定,今后,新上化工項目一律進精細化工園區,不上80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美元以下的化工項目,不上污染重、治理難、環境容量不允許的化工項目,并繼續實施專家對進區項目的預評估制度,實行環保“一票否決”。今年以來,通過專家預評估否決了3個環評不達標的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