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硅酸鹽所研制成功分子光動力控制釋放納米器件 |
|
2007-9-4 中國聚合物網 |
|
最近,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成功構筑了分子光動力控制釋放納米器件,該納米器件有望在醫學診斷、藥物輸送、化學過程控制與檢測等方面獲得應用。該工作為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祝迎春與日本AIST研究結構研究員Fujiwara Masahiro共同協作完成,研究工作作為“Hot Paper”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2007, 46, 2241-2244,2006年影響因子10.232)上,并已申報專利一項。
分子材料由于尺寸微小,分子運動在宏觀環境下通常難以產生有效的作用,但在納米尺度的微器件上,如在納米孔的微小空間內,分子運動足以主導納米空間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偶氮類化合物能夠發生快速、穩定、連續可逆的光異構化運動,如果將其分子的一端固定,該分子的另一端將圍繞N-N鍵發生旋轉-翻轉運動。在紫外光作用下,偶氮化合物反式結構異構吸收紫外光轉化為順式結構,可見光或加熱條件下則由順勢結構變為反式結構,在紫外-可見光的同時作用下,偶氮分子將發生連續的旋轉-翻轉運動。研究人員合成了偶氮苯類化合物N-(3-triethoxysilyl)propyl-4-phenylazobenzamide,并通過-Si-O-鍵將該分子的一端固定于介孔壁,介孔內的偶氮分子在紫外-可見光的作用下,通過調節光源能夠有效控制介孔內膽固醇分子的釋放速率,并實現了膽固醇的快速釋放。通過在介孔口部進一步組裝具有光控開關分子,構筑了具有光控開關功能、光動力控釋功能的納米存儲器件。
研究表明,通過化學方法能夠將功能分子與納米結構組裝為一體,實現納米器件的多功能化;通過光化學反應機理,在紫外-可見光的作用下控制納米裝置的各個部件,從而完成特定的功能。該工作對探索納米科技新的研究方法與實驗技術,建立新的納米體系,探討納米材料與器件的多種可能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
|
(責任編輯:曉靖)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上海硅酸鹽所研制成功分子光動力控制釋放納米器件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