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長江商學院的教授梅建平昨日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現在是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逐步進行接軌的好時機。
據報道,美國現在的成品油價格是每加侖2.78元,相當于人民幣5塊錢每升,中國現在的成品油,93號是6塊多錢一升。實際上說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已經比美國,或者是國際的價格高很多。
梅建平說,我們的油原來一直在政府的控制定價下面,因此不能反映國際上市場油價的變化。現在是接軌的比較好的時機。原來國內油價一直偏低,如果調整的話,可能會對通貨膨脹產生負面影響。現在看通貨膨脹已經下來了。而且我認為長期和國際油價背離的話,對國內消費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國內石油很稀缺,我們應該鼓勵新能源,比如說像比亞迪,最近巴菲特就在比亞迪投資,我們應該鼓勵新能源。如果長期把價格限制在實際價格以下,就是變相鼓勵不應該的消費。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和國際油價接軌,主要是面臨CPI的壓力,現在要是接軌,會不會面臨著一些阻力?對這一問題,梅建平認為,應該會的,因為目前國際的經濟形勢對很多企業產生很大壓力,盈利受到很大的挑戰,因此對企業從本身的利益來說,肯定會有所怨言。如果價格高于國際價格,而且對中國長遠戰略發展是不利的話,我認為我們還要比較堅決,可能不用一步到位,但還是應該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