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在其網站刊登一則新聞,應中國大陸聚氯乙烯(
PVC)產業申請,商務部決定自9月29日起,對原產于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
PVC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中國氯堿協會表示,希望政府將反傾銷措施再延長5年。
2003年,中國開始對進口自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PVC征收反傾銷關稅,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限自當年9月29日起5年。商務部9月29日起進行的期終復審調查,就是在該5年期限結束后,研究是否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中國氯堿協會副會長張文雷表示,協會牽頭申請進行反傾銷調查,就是希望將反傾銷措施延長5年。“協會對此非常重視,在一年半前就著手準備,有8家申請企業,7家支持企業,15家企業占到國內PVC產能的一半以上。”
南化股份(600301)董秘高友志表示,國內PVC價格下跌非常嚴重,整個行業處在谷底,而國外的成本比國內的還高,出口到中國并不能獲利。氯堿化工董秘(600618)許沛文表示,目前國內進口的主要是PVC專用料,某些產品國內尚不能生產,而通用料則進口的很少,國外很多企業都已停產、合并。
據了解,由于石油價格高漲,主要采用石油做原料的國外PVC企業生產成本已經超過國內,如果出口到中國,并沒有成本優勢。“現在進口PVC售價比國內高大約400多元一噸。”渤海證券分析師劉威表示。
不過,張文雷認為,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PVC行業和房地產行業聯系緊密,由于房地產不景氣,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產能就過剩400萬噸,而且日本、韓國這些企業的就是外向型的,生產主要就是為了出口,他們在盡可能的擴大銷路。”
“現在石油價格下跌,國外企業的成本也在降低,另外氯和堿是一起生產出來的,在燒堿有利潤的情況下,PVC價格做到很低也能整體盈利。”張文雷認為,如果不實施反傾銷措施,國外企業很快就會沖進來。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PVC產能最大的國家,和5年的保護密不可分,如果現在取消保護,對國內新建立的產能將是打擊。”他表示。
據了解,商務部進行的該調查將進行一年,在這一年期限內,將延續之前的反傾銷關稅政策,商務部將在明年9月29號前裁定是否采取反傾銷措施,如果裁定不構成反傾銷條件,征收的反傾銷關稅則歸還相關企業。2002年3月29日,國家對外貿易經濟
合作部決定接受氯堿化工等5家企業提出的申訴,對聚氯乙烯進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1999年以來,在進口產品價格低等因素影響下,國內聚氯乙烯產品價格連年下降,特別是2001年,該類產品平均價格下降幅度達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