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聚氨酯市場消費萎靡的現狀,全球聚氨酯企業都在進行減產行動。
巴斯夫
巴斯夫縮減全球產量并減產的計劃將持續到明年1月。巴斯夫正在采取措施避免因需求大幅縮水造成的產能過剩。公司將暫時關閉全球大約80家裝置。此外,約100家裝置正在減產。聚苯乙烯和己內酰胺業務的相關停減產消息已經公布。定期的工廠維護工作已提前開始實施。
BASF己內酰胺全球裝置大幅減產。BASF作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廠,在這一波行情下跌的過程中也不得不降低其裝置開工率以適應正在快速下跌的市場需求,特別是亞洲市場方面。目前他們的全球裝置平均開工率已經減了35%,相當于28萬噸/年,(其總產能是80萬噸/年)。此番大幅減產已經波及其在美國弗里波特,比利時安特衛普及德國路德維希港的裝置。
日本三井化學
日本三井化學TDI減產50%。10月24日報道,日本最大的TDI生產商三井化學聚氨酯公司周三表示,由于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公司位于日本Kashima和Ohmuta的TDI裝置自上周來一直以50%的開工率運行。(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據公司知情人士稱:"我們已經停止了向中國出口10月份船貨,因為所有我們的客戶都拒絕購買。"公司的兩套TDI裝置合計產能為24萬噸/年。
韓國LG化學
韓國LG化學酚酮及雙酚A裝置減產計劃。10月20日,韓國LG化學酚酮裝置計劃本周末起開工率下調至七成,目前裝置開工率在95%左右。其苯酚設計產能24萬噸/年,丙酮產能14.5萬噸/年。此外,其配套26萬噸/年BPA裝置也計劃同步減產。
韓國石化企業
韓國石化企業部分減產或停產。11月17日,韓國方面報道,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需求的減少,韓國石化企業紛紛減產或停產。今年10月韓多數石化企業曾以設備檢修的名義暫時停工,但到了10月末減產勢頭愈演愈烈。泰光產業年產25萬噸的AN(丙烯腈)工廠本月5日停產;SK能源粗汽油(Naphtha)分解第一工廠停止運行,這是自1973年竣工35年來首次停產。年產100萬噸乙烯的樂天大山石化把開工率從90%降至70%;麗水湖南石化(音)也在討論將NCC(粗汽油分解設備)的開工率下調為30%;LG化學自1991年工廠開工后,也首次進行減產。
華峰氨綸
華峰氨綸部分生產線停產檢修。11月26日,華峰氨綸公告稱,公司部分生產線實行停產檢修改造,目前開機率約50%。業內人士指出,華峰氨綸此舉說明目前紡織品行業仍處冬季,還在等待市場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