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循博會這一平臺,像眾和利用黃河淤泥制成的墻體材料、煙臺萬華的聚氨酯外墻保溫復合板、加上力諾瑞特的太陽能熱水器和光伏發電,整合起來就能形成一條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鏈。”省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今后的發展中,加強產業鏈整合勢在必行。
政府引導不可替代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循環經濟技術少,水平不高。循環經濟模式多表現為企業內部的小循環和企業間的中循環,還沒有構成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的循環。”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客觀地評價我省循環經濟的發展。而循環經濟得以提升,除了觀念的更新,還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配套措施。
羅國梁建議,政府部門應通過制定有關法規,在產品設計環節強化節能環保理念,“像我們企業在利用廢舊聚酯瓶生產滌綸長絲中,塑料瓶上的標簽需要專人拿著刀子進行分離,費時費力,而在日本,瓶子標簽上有一個小拉鏈,一拉就可以。”
作為全社會循環經濟模式的設計者,政府的大力引導和幕后推動,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0月23日,在全省循環經濟座談會上,省供銷社負責人專門受邀到會,與政府有關部門一道探討如何將廢舊物資集中到能進行循環利用的企業。據悉,我省將建設區域性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規范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