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國內首次舉辦的石油裝備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閉幕。與會中外專家經過兩天對油氣行業標準問題的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達成共識,那就是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工業裝備制造國,中國應加快融入國際標準“大家庭”。
著名的國際油氣生產者協會(OGP)執行主席查爾斯·鮑文先生在致辭中說:“在世界石油工業裝備制造業中,中國的地位和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目前ISO/TC67發布了150多項標準,中國已采納了其中一部分。”
更多的國內外專家表示,中國融入到國際標準化工作當中更為貼切的舉動是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當中,而非僅僅采用標準。“我們希望參與到中國的相關工作當中,也希望中國繼續推動標準化的工作,特別是參與國際性標準化工作的制定。”在回答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質量管理節能部副總工程師萬戰翔的提問時,ISO負責政策和研究的項目經理崔瓦這樣說。
據海關資料統計顯示,2006年石油和石油化工裝備行業進出口總額為93.16億美元,進出口順差為42.24億美元,全年全行業出口交貨值突破百億元,其中鉆采設備行業出口占70.3%。我國石油裝備特別是鉆采設備已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國際標準界,中國還鮮有自己的聲音。
本次會議由OGP以及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共有22名國內外專家就目前國際油氣行業石油裝備標準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了探討。涉及內容包括OGP標準化的基準、BP在工作中執行國際標準的情況、歐盟油氣設備的法規和標準化,中國石油裝備標準化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