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對于貴州的輪胎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豐收季,進出口的迅猛增長讓輪胎企業嘗到了不少甜頭,輪胎進出口的增長也為貴州進出口貢獻了不小的增長點。金融危機后,國內外需求銳減,輪胎廠的訂單因此急速下滑。面臨突然而至的危機,輪胎企業不得不減產以減少庫存。
據海關統計,今年10月,作為貴州省重點進出口企業,貴州省輪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出口1222萬美元,同比增長13.97%;進口1984萬美元,同比增長93.30%。今年9月,該公司出口1202萬美元,同比增長26.17%;進口2275萬美元,同比增長74.73%。
“金融危機后,公司的訂單減少了50%以上”。談起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沖擊,貴州輪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趙紅說,公司的產品主要出口北美和歐洲市場,前幾年國內外對輪胎的需求量很大,公司生產的輪胎根本不擔心進出口問題。即使是金融危機前,公司的日子也很好過。金融危機后,北美和歐洲市場進出口行業都受到很大影響,包括通用在內的汽車制造公司深受波及,產量大幅減少;同時,國內外的貨運減少,對輪胎的需求就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外客戶便要求推遲發貨或干脆推掉訂單。趙紅說,近兩個月公司的進出口雖然還在增長,但都是在履行之前的訂單。從本月起,公司的進出口量已明顯減少。
趙紅說,金融危機后,不僅訂單越來越少,輪胎的價格也越壓越低,與金融危機前相比,目前輪胎的價格已下降了30%左右。眼看著公司的庫存量越來越大,而需求并沒有相應增加,公司不得不減產以減少庫存,從而降低風險。“迫不得已時公司甚至會削價進行銷售”,趙紅表示,目前,除了減產,公司已開始調整產品結構,研究新產品。公司期待明年市場“轉暖”,如果屆時國內市場需求增加,再積極抓住國內市場恢復產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