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測明年上半年油價可能觸底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7日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將原油日產量削減220萬桶。不過,這未能消除投資者對全球能源需求持續下降的擔憂,國際油價17日盤中已跌破每桶40美元整數大關,為2004年7月以來國際油價首度跌破每桶40美元關口。截至北京時間18日18時,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2%至每桶40.26美元。
減產難阻油價下跌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17日在阿爾及利亞城市奧蘭宣布,歐佩克成員國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削減原油日產量220萬桶。這一減產幅度也創下該組織歷史最高日減產記錄。
歐佩克主席哈利勒會后表示,從今年9月開始,歐佩克成員國決定削減的原油日產量已達420萬桶。從2009年1月開始,11個受產量配額約束的歐佩克成員國的日產量約為2480萬桶。
從需求方面看,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均已陷入衰退,新興經濟體增速也大幅放緩,全球原油需求低迷。國際能源機構(IEA)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約為8580萬桶,比去年減少20萬桶,為198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歐佩克也在其最新月報中預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將導致明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下降15萬桶,至8570萬桶。
在奧蘭會議前,各方就普遍預測歐佩克減產幅度會達到200至300萬桶,而這一預期也已經體現在近期的油價波動中,因此歐佩克當天的決定并未給市場帶來驚喜。另外,由于歐佩克成員國財政狀況不同,在實施減產過程中很難協同一致,也讓市場懷疑其減產目標能否實現。
油市前景仍存爭議
目前,各機構對明年國際油價的預測值存在較大出入,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深,各機構紛紛下調了對明年國際油價的預期。其中,美林集團已將對2009年國際油價的預期從每桶90美元大幅調低至50美元,甚至不排除油價有降到25美元的可能性。
多家機構預測,油價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觸底,下半年有望反彈,具體反彈幅度要取決于世界經濟回暖的速度。
與此同時,不少機構仍警告稱,市場存在著導致油價大幅反彈的因素。巴黎銀行預測,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增長有限以及歐佩克一系列的減產措施將會在2009年下半年推高油價。國際能源機構發布的2008年版《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也預測,“廉價原油”時代正在走向終結,在未來兩年內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仍會有大的波動,但從中長期看油價仍有大幅上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