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危機
“公司流動資金已經非常緊張,現在就是硬撐著,正在靠賣輪胎的錢進行周轉。輪胎被查封,等于置公司于死地。”ST黃海法律事務負責人稱,“接下來就是停產,停產會很難辦,隊伍穩定就是一個大問題。何況,輪胎是受到海關監管的產品,到期船出不去,公司是要負賠償責任的。”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位執行人員表示,黃海集團被強制執行后,資金問題升級,有可能造成企業的“癱瘓”,雖然法院也不愿看到這一結果,但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
ST黃海正在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盈利空間不斷下降。加上今年多種原材料以及能源漲價、公司老廠區停產搬遷、內銷減少、出口增加造成盈利水平降低等多種因素,公司預計今年將大幅虧損。
據財務部門初步測算,ST黃海主營業務收入由年初預測的20億元下調約為17.5億元,凈利潤由年初預測的盈利3300萬元下調虧損約為4000萬元。
“企業目前確實困難,需要緩緩。黃海集團與青島一建集團的合作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在建項目幾乎都是委托給他們做的。雙方發生的項目款達7個多億,7個億都付完了,剩余的幾千萬元欠款怎么可能不給他們?何必這樣苦苦相逼呢?”黃海集團相關負責人18日對本報表示。
對于頻頻到來的官司和 “倒下去”的危機,ST黃海正在試圖與黃海集團“親兄弟,明算賬”,以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ST黃海日前向有關方面反映并提出異議,稱該案存在執行主體問題,并正在采取措施進一步申述,“以竭力維護上市公司正當利益和社會形象。”
ST黃海法律負責人18日表示,執行主體有問題,應該是集團拖欠款,但卻執行到了股份公司身上。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是不能給大股東還款的。
“黃海集團和黃海股份公司(指ST黃海)有一些資產混在一起,也沒法界定。”知情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