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與阜新市政府、阜新礦業集團合作開發新技術及玄武巖項目簽約儀式在阜新迎賓館隆重舉行。這不但標志著阜新礦區經濟轉型過程中第一個高科技產業項目——玄武巖連續纖維及相關制品項目在阜新的正式實施,也表明中國科學院將進一步為加快阜新轉型振興步伐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在未來的3年內,阜新礦業集團將投資30億元,形成12萬噸玄武巖連續纖維生產能力,同時將進行玄武巖連續纖維管材、紡織、纜繩的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項目年收入可達50億元以上。這一項目的實施,充分體現了優勢互補、互贏互利的發展需求,對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對于地方經濟和企業經濟的加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副市長黃之峰、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廣山、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建明、阜新礦業集團總經理劉福祥出席簽約儀式。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我國固體地球科學領域著名的國立科研機構,在資源環境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針對國家資源短缺現狀和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近期又提出了新資源技術和新資源經濟的觀點,并推出了多項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新資源技術,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圍繞開發玄武巖連續纖維項目和阜新地區膨潤土等資源的開發利用,阜新礦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其所屬單位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接觸,并就合作事宜達成了共識。
此次簽約的三項內容包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阜新市政府、阜新礦業集團《關于支持阜新市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的合作協議》;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新資源技術、新資源產業、新資源經濟的框架性合作協議》;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玄武巖連續性纖維大規模生產線購銷合同》。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李廣山、黃之峰、劉建明、劉福祥分別代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市政府、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阜新礦業集團在相關協議上簽字。
李廣山在簽約儀式上致詞。他表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將進一步發揮科技優勢,加強與阜新市和阜新礦業集團在各個領域的合作,為推進阜新轉型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劉福祥在致詞中表示,將進一步拓展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合作領域,以先進的科技支撐來構建新興產業體系,推動企業和阜新經濟的快速發展。
姚志平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此次簽約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給予阜新的關注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在阜新轉型振興進入新階段的關鍵時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支持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為己任,積極與阜新開展技術合作,大力推動阜新利用礦產資源豐富、采礦技術裝備優良等優勢發展新興產業,為阜新加快轉型振興步伐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這是對阜新轉型振興的大力支持。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就玄武巖項目正式簽約,標志著這兩個企業之間的合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玄武巖纖維項目是世界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也是阜礦集團發展非煤產業的重大項目。中科建成礦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都高度重視這個項目,并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玄武巖纖維項目的簽約,為“突破阜新”戰略的實施,特別是項目突破開了一個好頭。
姚志平表示,阜新市委、市政府一定把玄武巖纖維項目作為轉型振興的重要項目來對待,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這個項目的建設,為中科建成礦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的合作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強與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經濟技術合作,希望經過幾年的努力,真正成為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國內的新資源經濟的研發和生產基地,努力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