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張家港保稅區乙二醇進口量大幅增長,累計進口16.3萬噸,價值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3.5%和129.9%。
據業內人士分析,該區乙二醇進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化工物流設施完善。目前,張家港保稅區及工業配套區揚子江化工園內已投入運營的萬噸級化工碼頭有9個,年吞吐能力超過2000萬噸;同時,口岸化工儲罐林立,總容量超過100萬立方米,其中近40萬立方米儲罐具有保稅倉儲功能。二是國際化工品交易所的建立。該區擁有國內第一個化工品“美元掛牌、保稅交割”電力交易平臺,為中外化工品貿易提供了方便。三是下游聚酯行業需求強勁。該區位于紡織業發達的長三角,乙二醇的消費量大。四是管理部門強化服務水平,簡化辦事手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貿易商的經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幾年我國乙二醇的生產能力和產量不斷增加,但產品的自給率卻不斷下降。專家建議,我國應適度加快乙二醇工業的建設,增強對國際價格的應變能力,提高產業安全系數;加大對乙二醇進口價格的監控力度,范圍國外乙二醇生產廠商在國內市場的傾銷行為;出臺合理的鼓勵政策,加快產業升級換代,改變我國乙二醇進口依存度逐年上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