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奧運工程這樣的高標準工程,可以證明真正的納米高科技的市場前景。在7月23日舉行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燃放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工作組協調組副組長鄧少輝披露了一個細節:
為保證開幕式焰火燃放的安全,曾對鳥巢的膜結構做了兩次試驗燃放。第一次由于準備時間非常倉促,燃放的裝置是代用品,燃放的產品也沒有使用開幕式焰火的專用產品,在鳥巢的頂部造成一些小的熔洞。
但一個月后,也就是7月16日,使用奧運會正式的燃放裝置和產品,在鳥巢頂部,按照十分之一的面積和十分之一的焰火燃放量進行了第二次試驗,經實地查勘發現,對鳥巢的外膜結構沒有造成任何損壞。
記者了解到,奧秘在于鳥巢外膜結構用了基于納米技術的特種防護涂層。
據悉,鳥巢的外膜采用的是ETFE(即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材料,該材料具有優異的物化性能和良好的透光性,其工作溫度要求150℃以下,熔點265℃。從材料學角度看,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高分子材料了,但是,普通禮花燃燒的溫度超過400℃,即使是冷焰火燃燒時的溫度也達到270℃;也就是說,只要有未燃盡的焰火余灰與外膜直接接觸,很容易被燒化。事實上,相關工作組已做了大量周到的實驗預防工作,但仍在兩個月前的試放中出現膜被燒化燒穿現象,這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奧運會的開閉幕式萬眾矚目,任何潛在危險和隱患都必須消除,因此,非常有必要對鳥巢的外膜進行防火保護處理。因此,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有關工作組開展了大量試驗工作,并咨詢了包括膜材料供應商的專家等在內的大量業內人士,得到的結論是“很難提高該膜的耐燃燒性能”。
能否給外膜再穿一件看不見的“外衣”?北京首創納米科技優有限公司已參與奧運場館等設施建設,依賴于既有經驗,該公司組織了各方面技術人員集中攻關,終于在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工作組的緊密合作和幫助下,成功試制出了具有極強黏接力、耐700℃高溫、透明的特種防護涂層。
特種防護涂層大大提高了外膜的安全系數,完全可以解決現場焰火的潛在危險。該特種防護涂層經過有關專家論證后,經相關人員多次考察并上報北京市市長劉淇同志批示,決定在7月16日前對主席臺上方頂部外膜進行防護處理。記者獲知,特種防護液對鳥巢主席臺上方頂部外膜進行防護處理工程的效果已經在7月16日的試放中得到驗證。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種代號X2的特種防護液要求在ETFE膜表面涂覆形成透明耐燃燒涂層,實現起來主要有兩個技術難點:一是要首先處理ETFE膜表面,使其表面附著其他功能涂層,這是最重要的基礎。二是要開發出透明的隔熱防火涂層,目前市場上還很難找到真正的透明防火涂料。
另外,由于北京奧運會提倡綠色奧運,所以要求耐燃燒隔熱涂層最好是環保型的。
如何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自主研發出國家所需的高科技產品?北京首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咸才軍告訴記者,首創納米為此組織了緊急的技術攻關。他們公司原來曾承擔過國家863計劃中有關納米改性水性超薄防火涂料的相關課題;另外,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從事針對不同基材專用的納米防護液研究。在原有技術基礎上,首創納米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攻克了難題。
其實,有著技術積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創納米的納米防護液產品還在很多方面為北京奧運工程項目在支撐“門面”。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館工程建設中采用了納米石材防護液。經過處理的場館石材具有超強的耐化學性和耐候性、抗紫外線、不吐黃,防護效果可達數年,同時能增加石材的光澤,使石材色澤艷麗。
奧運會中使用的上百萬平方米的奧運錦旗和國旗也使用紡織品專用納米防護液進行了相應處理。這種防護液能有效阻止污染液體的滲透,污染液體滴落于紡織品表面后形成球狀,不黏附于衣物上,不僅能延長錦旗和國旗的使用壽命,還能有效保持錦旗和國旗的清潔度和鮮艷色澤。
納米防護液在天安門廣場的石材上也得到了應用,有效阻止污漬對石材的滲透,防止口香糖沾污,提高了石材清潔。
納米防護液還用于涂刷北京長安街沿線、二環、三環和四環的車站牌、人行天橋以及立交橋的橋墩,使非法小廣告極易清除,美化了城市。
在咸才軍看來,奧運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奧運工程的要求很高,政府對企業參與奧運工程非常支持,這對公司今后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特別是利用參與奧運的契機提升公司產品形象等,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外,咸才軍還希望能夠通過奧運工程的示范效應,推動中國納米產品市場的良性發展。前幾年,國內對于納米的炒作造成了很多企業對納米概念的濫用,出現了一些打著納米旗號的不規范產品,使消費者對納米產品產生了懷疑。
咸才軍表示,通過奧運工程這樣的高標準工程,可以證明真正的納米高科技的市場前景,說明國內還是有一些真正從事納米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公司的。他希望幾年之后,國內像他們一樣真正從事納米技術開發的公司,能把中國的納米科技產業真正地、規范地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