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大學副教授池上啟太開發出了可大量吸附及釋放氧的物質“稀土類氧化硫酸鹽(Ln2O2SO4)”。可大幅減少用于汽車尾氣凈化的貴金屬使用量。
氧吸附物質廣泛用于汽車尾氣凈化中以三元催化劑對尾氣中的氧分壓進行自動控制。而現有氧化鈰(CeO2)類氧吸附物質 (CeO2-ZrO2)存在吸附SO2后會釋放出高濃度H2S的問題,在吸附物質的結構上,難以大幅提高氧吸附量。
氧化鈰類物質的氧吸附量為0.25mol/mol以下,而稀土類氧化硫酸鹽可達到2mol/mol,吸附量是前者的8倍。而且,吸附速度也實現了氧化鈰類物質的2倍。并驗證了該物質可支持更廣泛的發動機運轉模式,且在尾氣凈化時具有足夠的速度、SOx耐性以及顆粒物的燃燒活性。
目前,在稀土類元素中業界公認Pr(鐠)的還原速度及氧化速度最快,而且可在低溫條件下發揮作用。但使用Pr有資源短缺風險。熊本大學打算今后在開發中以克拉克值(地殼中所含元素比例的數值)更大,在稀土類元素中較為豐富的La(鑭)- Ce(鈰)復合類物質來代替Pr,并探索其可能超過Pr類的性能。另外,此次的開發是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