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6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紡織業者將要求其政府在對中國紡品進口限制措施到期后,續實行新措施;此議題將可能成為美國新總統就職后的首項貿易考驗。
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取消后,當時因中國紡品低價大量進口威脅美國本土紡織產業,布什政府與中國政府談判,自3年前針對中國各項紡品采取限制措施。
中國不斷在WTO挑戰美國延長前述紡品保護措施的意圖;美國業界也敦促政府對中國紡品設置進口監控制度,一旦發現不公平低價輸入或產品接受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即發動限制措施;美國亦對越南紡品設有類似監控制度。
美國紡織業者考慮要求美國政府,在WTO提控中國政府補貼其紡織業者;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聯盟(American Manufacturing Trade Action Coalition)執行主任Augustine Tantillo認為,美國政府若要認真處理貿易問題,就應該找最大的對手共同制定政策。該聯盟與美國全國紡織團體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Textile Organization)正游說政府實行新的限制措施,但布什政府對此并無興趣。
對貿易持懷疑觀點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Barack Obama,已透露將給予受中國競爭壓力威脅產業保護。O氏發言人表示,倘美國國會認同,O氏將立法規范。但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John McCain,預期將不會支持設置貿易障礙,且渠發言人拒絕評論此事。
美國零售業者亦對設限中國紡品新措施表達關切,認為在勞工與油價雙漲下,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優勢已被弱化。會員包括J.C.Penney、Saks百貨、Macy’s百貨的美國全國零售協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NRF)的國際貿易律師Erik Autor表示,NRF認為,采取限制措施完全沒有必要。
2007年美國進口中國紡品數量為349億美元,2006年則為301億美元。相對于2007年向中國進口總額3,800億美元而言,紡品僅占美中雙邊貿易額極小部分。
美國紡織業者在國會則有強大的支持,包括聯邦眾議員John Spratt(民主黨)、HWard Coble(共和黨)等都支持采取新的保護措施。其中,C氏眾議員即期盼下屆政府采取行動,保護美國紡織業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