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消息:2008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勞動力成本上升、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煤電油運力緊張……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重重壓力之下,中國企業正在經歷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陣痛”。尼龍產業(己內酰胺、PA切片、錦綸絲、尼龍工業絲、尼龍簾子布、PA66鹽)亦難以獨善其身。然而年初至今以來尼龍行業內三大事件卻為我們展現了不同的一面。
一、己內酰胺反傾銷政策于08年6月6日塵埃落定
己內酰胺反傾銷政策于08年6月6日塵埃落定,商務部宣布終止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征收反傾銷稅。己內酰胺為尼龍6產品的主要原料,此次終止對己內酰胺實施反傾銷措施政策的變化,短期內己內酰胺價格不會有明顯變化,長期而言,利于國內尼龍產業的發展
二、聚酰胺材料工程技術中心成立
2008年7月18日,神馬集團公司與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共建的“聚酰胺材料工程技術中心”隆重舉行揭牌儀式。國內專家認為,兩者自此實現了“產學研”的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的合作方式,將使我國聚酰胺行業的創新要素迅速向優勢龍頭企業集聚,促進該行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快速轉化。該中心的成立,不僅能進一步提高神馬集團的國際核心競爭力,更能帶動國內聚酰胺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對我國國民經濟及國防軍工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紡織品出口退稅回調
由于受美國次貸危機和經濟放緩的影響,2008年1-6月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共102.59億美元,同比增速下降1.03%。上半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在2月和6月先后兩次出現負增長,降幅達到7.79%和1.03%,而其他各月增速均未超過1%。為了加強對出口型企業的扶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今天發出通知,從8月1號起,調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提高2%。通知明確,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將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調整自2008年8月1日起執行。這是我國自2006年推出下調企業出口退稅率外貿政策以來,出口退稅率的首次上調。
三大事件分別意味著什么?對尼龍產業發展究竟是利空還是利好?網盛旗下中國化工網咨詢行情中心執行總編劉心田先生對此分別做了剖析,此三大事件對尼龍產業鏈發展有重大意義。一,CPL反傾銷的終結雖為國內己內酰胺的生產企業帶來一定沖擊,但程度并不嚴重,且對于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是有利的,己內酰胺短期內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波動而多以小幅震蕩為主,但卻可以某種程度上減輕國內尼龍產業的成本壓力;第二,紡織品出口退稅的回調,短期內為國內疲軟尼龍絲市場帶來利好消息,預計未來半年內尼龍產業用絲的出口市場發展較好,同時會帶動民用絲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回暖;第三,聚酰胺材料工程技術中心成立,更標志我國尼龍工程塑料技術的重大進步,本土尼龍工程塑料及工業制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一旦技術突破成功,國內將擺脫對于高端尼龍工程塑料進口的依賴性,并且充分滿足下游高端制品企業的需求。通過以上三大利好因素,預計08年下半年尼龍產業鏈將異軍突起,迎來新的起點。
在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中,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如何理清思路促進尼龍產業長足發展成為當前人士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企業相繼提出,應該召開一場專業的行業會議,來解決尼龍產業鏈的問題,為08年下半年的發展理清頭緒。因此,由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聚酰胺專業委員會牽頭,中國化工網共同舉辦的CPI(cpl-pa-industry product)產業鏈峰會應運而生。本次會議將于9.19-20日在江蘇常州舉行。屆時首諾、霍尼韋爾、中國神馬集團、中石化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中國石油規劃院、中國聚酰胺研究中心的專家都將出席,業內權威專家共同討論尼龍產業鏈的發展前景,相信這次會議會對08年尼龍行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