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膜主要是指棚膜、地膜、畜牧養殖用膜等,在農業增產增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據了解,中國農膜產量已居世界首位,2007年規模以上企業農膜產量達96萬噸,是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1.6倍;實現消費量超過120萬噸。
據中國塑協農用薄膜專委會不完全統計,全行業農膜生產企業1000多家,生產能力達200萬噸以上,其中產能萬噸以上的約60家。中國是世界上薄型化農膜生產水平最高的國家,所生產的各種農膜產品門類齊全,其幅寬從0.5米-20米,具有長壽、流滴、保溫、消霧、防菌、轉光、高透光等功能的各種單層、多層復合棚膜,流滴、除草、增溫、降解、防蟲等功能的地膜已得到廣泛應用,其中不乏具有中國特色、適合國情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品,產品的質量、技術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問題極須解決
開工率偏低
據中國化工報報導,目前中國企業平均開工率只有60%左右,與往年同期90%以上的開工率相差甚遠。粗略統計,今年8-9月,中國農膜產量同比減少約50%。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農膜專委會理事長韓連貫介紹,今年上半年至8月份,原油價格快速攀升,農膜原料聚乙烯價格隨之大幅上揚,增加了農膜的生產成本。由此,農膜價格居高不下,農民使用農膜的積極性受挫,導致農膜需求減少。而8月中旬以后,盡管農膜價格隨著塑料原料價格直線下跌,但是經銷商和農民受“買漲不買跌”心理支配,反而不愿入市采購,以致出現價格越是下跌農膜越難銷售的反常情況。
高檔產品市場占有率低
由于中國農膜行業的進入門檻低,作坊式企業生產的劣質農膜沖擊市場。據統計,中國農膜市場中,高檔農膜僅占2%,中檔農膜占20%,低檔農膜高達78%;而發達國家農膜市場高檔農膜占20%,中檔農膜占50%,低檔薄膜僅占30%。
高檔農膜產品市場占有率低,主要是由兩個因素造成。其一,在中國1000多家農膜生產企業中,90%以上是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對農膜的投入不足,設備老化、工藝落后,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慢,大多生產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其二,今年塑料原料價格持續提高,高檔農膜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甚至超出了農民的承受極限,其中高檔功能性棚膜市場售價一度突破每噸2萬元人民幣。市場需求量下降,農膜生產企業只能被迫減少該類功能膜的生產,轉而生產中低檔農膜。
資金短缺
資金短缺也被認為是農膜企業普遍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
農膜專委會理事長韓連貴介紹,中國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使農膜企業所需的流動資金出現短缺,企業經營受到一定影響。近年來,中國為穩定農資產品的價格,對農膜采取嚴格的市場監管和限價政策,另一方面,又對農膜的主要原材料聚乙烯完全市場化,使得農膜企業難以為繼。而資金短缺,又將引發一系列問題,例如農膜企業無法進行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經營不好的企業被迫停產,更無力研發生產高附加值、高利潤的高檔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