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中國與新加坡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根據《協定》,新方承諾將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中方承諾將在2012年1月1日前對97.1%的自新進口產品實現零關稅。
此次中國與新加坡簽署的《協定》指在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兩國互幫互助,通過零關稅刺激兩國的出口。而此次新協議將帶來兩國更多的貿易往來與投資。有助于國內出口型企業增加對外出口,有助于擴大外需。
業內人士表示,聚氨酯產業的出口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優惠政策,發展自身優勢產業,借機機會拓展新加坡市場,這也將鼓勵更多的企業赴新加坡創業,并加強與新加坡方面貿易貿易往來,進一步提高本企業產品質量,從而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其中聚氨酯下游出口行業制鞋、玩具、家具、紡織等有望受益。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現出擔憂,認為這一《協定》也將給國內聚氨酯產業發展帶來沖擊。如近日,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頒布的《2009年關稅實施方案》中對于聚合MDI、PPG(聚醚)關稅稅率有了一定的調整。聚合MDI、PPG(聚醚)最惠國稅率都維持在6.5%,而原產新加坡進口PPG(聚醚)、聚合MDI協定關稅均為0。其中,原產新加坡聚醚具有價格上的優勢,這是否會對國內聚醚市場帶來沖擊,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