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航油套保造成08年巨額浮虧一事,中國國航副總裁、總會計師樊澄18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春節前,國家有關部門調查小組已進駐國航,形成的結論是航油套保是國航在油價高漲時對成本的控制手段。
另據了解,由于國航此前公開增發4億股的融資方案未在有效期內實施,國航正在討論近期通過發行中期票據融資,融資規模可能達到60億元。
主動止損加調倉
“那兩天曝出航油套保虧損的時候可把我們忙壞了”國航董秘黃斌對那段日子記憶猶新。
據黃斌透露,國航目前對航油套保的原則是不再新增倉位,根據市場波動,主動止損和調整倉位,不做風險疊加。“目前,國航航油套保合約的結構仍是上方買入看漲期權和下方賣出看跌期權。近期航油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一旦達到國航的止損線,國航將主動調整,確保調整后合約的公允價值損失和實際賠付數額得以降低,而且降低額度大于所支付的調整支出,整體上減少損失。”
黃斌稱,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率達到120%,而在此前的三年中,年均波動率只有30%左右,這讓公司對航油價格走勢的判斷非常困難。目前,國航組織了專業團隊24小時緊盯國際商品市場,并根據價格動態,對公允價值損失進行測算,以決定止損或調倉的時點。
今年業績不會比去年差
國航總會計師樊澄告訴記者,針對央企在國際衍生品市場面臨的風險,國資委日前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持倉量、期限、人員背景等細節都有嚴格要求。
樊澄認為,2008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除了公允價值虧損外,匯兌損益、突發性事件以及投資收益都對業績產生影響。
2008年,國航盈利的“三駕馬車”都出了問題,首先是人民幣升值減速,大大降低了國航的匯兌收益;其次,受四川地震、奧運會期間的市場波動及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航空市場需求整體回落,運輸收入遠未達預期;國泰航空受困航油套保出現巨虧,不僅未能給國航貢獻利潤,還在虧損的傷口上“加了把鹽”。
不過,對國航業績影響最大的還是航油套保帶來的公允價值虧損。樊澄稱,從147美元到30多美元,2008年原油價格的波動是商品交易幾十年史上罕見的,不過目前伴隨著國際衍生品市場的“去杠桿化”,油價的波動率逐漸下降,市場價格更貼近供求關系,09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原油價格市場將趨于理性,國航今年的表現不會比08年差。
在內部挖潛方面,國航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黃斌介紹,目前公司管理層每月只按照正常薪酬的90%領薪,只有完成業績考核目標,才能足額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