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整理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橡膠制品業累計工業總產值為4102.74億元,同比增長20.07%,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7.25個百分點,
其中: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160.27億元,同比增長6.98%,與2007年同期增速相比下滑了18個百分點,外商和港澳臺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1518.28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2007年減少6.33個百分點,而我國的私營企業橡膠制品業工業總產值為1073.24億元,同比增長33.42%,增速是所有類型企業當中最快的一類。
從各產品類別看:輪胎制造完成工業總產值為2127.9億元,同比增長14.96%,增幅同比下降12.39個百分點;橡膠板、管、帶的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484.6億元,同比增長26.13%,增幅同比下降5.48個百分點;橡膠零件制造業完成產值為403.17億元,同比增長25.56%,增幅同比降低2.37個百分點;再生橡膠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137.6億元,同比增長41.59%,增幅同比增加5.27個百分點;日用及醫用橡膠制品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190.85億元,同比增長19.34%,增幅同比提高5.46個百分點;橡膠靴鞋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418.54億元,同比增長21.88%,增速比2007年略有降低。
中投顧問認為,2008年橡膠制品業持續增長并不能掩蓋行業存在的問題。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輪胎制造方面,外資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輪胎制造總產值的39.8%,而國內產值最大的企業類型私營企業的產值也只有335.41億元。這一點說明國內企業在高端、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領域缺乏競爭力。
近幾年國內化工制造業存在兩大趨勢,一方面初級化工產品產能嚴重過剩,主要依賴出口;另一方面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科研開發體制改革進展緩慢,重復建設嚴重,低檔產品居多,精細化率低,附加值不高,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嚴重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高。因此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中小企業立刻崩盤。
國務院2月19日審議并原則通過的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雖然振興規劃的細則并未公布,但橡膠制品業應該會成為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