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石化振興規劃終獲出臺,備受關注的煉油板塊得到'積極推進在建項目'的按語。這一消息無疑為石化產業的調整振興送來一股早春的'暖流'。
雪中送炭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石化市場疲軟,建材、汽車、輕工等相關產業對石油和化工的需求減弱,同時石化行業自身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集中顯現,因此出現了金融危機與石油化工景氣周期低谷的疊加,我國石化行業整體陷入低迷。
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石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6.14%;利潤總額為4666.55億元,比上年下降7.1%;虧損面為15.3%,虧損額為2119.1億元。其中,煉油行業虧損額為1492.6億元,而上年同期利潤為107.8億元。
正是在全行業運行狀況整體走低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國務院及時出臺了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受到業界普遍歡迎。
業內人士表示,石化振興規劃是在我國石油石化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的形勢下,國家給予的實質性利好支持,是'雪中送炭'的政策。
神秘面紗
據悉,上海、寧波、南京三個3000萬噸的超大型煉油基地,已列入發改委能源局的規劃。由此,未來三年內,9大煉油基地將出現在中國沿海,等待由海上而來的進口原油。
最終,逐步形成寧波、上海、南京等規模超過年3000萬噸以及茂名、廣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等規模超過年2000萬噸的大型煉油基地。
總體來看,此次規劃提出的總體目標為:石化產業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總體發展速度相協調,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到2011年增加值將達到1.75萬億元。石化振興規劃只給出了提綱性的五條指導意見。截至目前,關于該規劃的細則內容還沒有公布。因此,業界期待振興細則的早日明確。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強調說,規劃不僅針對石化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提出相應措施,而且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加以指導,強調加快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并和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相配套,從中長期看是重大利好。
期待細則
據悉,振興規劃細則在發改委層面已經制定完成,但是提交國務院后還要進行一些修改。目前正在抓緊修訂中,估計在3、4月份'兩會'期間可以出臺。
中國石油化工協會副秘書長孫偉善笑言,'看到的只是國務院在新聞聯播里發布的這5條規劃。光看這5條肯定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發改委的一個規劃起碼是幾十頁,要等有細節的東西出來才好評價。'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表示,產業振興計劃目標不會是簡單的刺激投資,而應該是綜合財稅、金融信貸等手段促進產業升級,同時確保化肥、農藥等與農村經濟相關的行業健康發展,形象的說法就是'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