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中誠信評估發布研究報告表示,石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拉動石化產品消費。報告稱,石化產業入選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既體現了石化產業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行業目前存在比較嚴峻的市場形勢。
結合當前整體行業情況來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加深,國內外需求疲軟,石化下游行業建材、汽車、輕工、紡織、鋼鐵、電子等相關產業對石化產品需求減弱,導致石化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存貨增加、效益嚴重下滑。同時,由于長期以來石化產業粗放式發展積累的內部矛盾日益突出,導致目前行業問題集中暴露,主要體現在部分初級化工產品產能嚴重過剩,而高端石化產品發展比較緩慢;出口的化工產品中以低技術、高耗能的初級產品為主,高端化工產品卻需要大量進口。上述種種情況決定了此次石化產業振興規劃的提出將以短期內拉動石化產品消費,長期以結構調整促使產業升級為根本立足點。
從石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內容來看,規劃不僅包含了解決行業周期性下滑的擴張性激勵政策,例如著力解決成品油、化肥等產品的階段性失衡,加大對石化企業的信貸支持,解決當前石化行業運行中資金緊張的突出問題。
就具體行業來看,在煉油行業方面,目前國內煉油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面臨著產能過剩和開工率低的壓力。因此規劃提出大力推進技術改造,以此來實現差異化競爭。我們認為以技術研發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未來有望得到更多的扶持。整體煉化企業將會有較穩定的利潤空間,不會再出現類似2008年全行業大規模虧損的局面。
此外,規劃還提出完善能源產品定價機制。中誠信評估認為,今后能源產品定價機制的重點應當是天然氣價格的形成機制,尤其是國外的天然氣在國內銷售比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國內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也將是明確的趨勢,天然氣業務將成為國內石油公司未來幾年的重要增長點。
總體看,石化產業的高產業關聯度決定了行業的恢復和發展有賴于其他行業的復蘇,因此規劃短期內對行業整體下滑趨勢難以改觀。但從中長期來看,規劃對于中國能源安全以及石化產業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對于產業未來的整體結構調整、布局的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將會有深刻影響。因此認為規劃短期對于石化產業內企業信用質量的改善不會有明顯作用,但長期來看對于整體行業發展持審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