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然膠公正、和諧貿易邁出第一步
在剛剛閉幕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橡膠市場發展論壇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CRIA)與國際三方橡膠理事會(ITRC)就建立公正、和諧的天然膠國際貿易市場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次對話會議。這標志著世界第一大天然膠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與世界第一大天然膠生產和輸出地區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三大產膠國(下稱“三國”),走出了國際天然膠和諧貿易的第一步。
達成六點共識
在此次對話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與ITRC達成以下共識:一是定期進行信息通報,中方通報中國上一年主要橡膠制品的生產情況,天然膠表觀消費量、進口量及質量品種需求情況,下一年需求及進口量預測;ITRC通報“三國”天然膠生產情況、總出口情況及對中國出口情況,介紹下一年天然膠生產及出口計劃。二是根據橡膠市場狀況及價格走勢變化情況,雙方適時進行專題對話,分析討論市場發展情況。三是及時通報各國政府有關天然膠生產、投資、合資政策及政府有關新的規定。四是加強價格協商,溝通履約及誠信建設問題,促進誠信貿易。五是建立長期穩定的貿易合作關系。六是做好其他需要溝通和協調的有關工作。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名譽會長鞠洪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與‘三國’是唇齒相依的關系,為了橡膠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和諧的國際貿易市場。從去年開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與國際三方橡膠理事會進行了多次商討,終于在今天實現了第一次對話。我相信,雙方通過友好對話和信息交流,一定會建立公開、公平、公正、合理、和諧的天然膠國際貿易市場。”
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農業技術司司長、本屆ITRC執行主席宋猜先生則這樣評價對話:“這的確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CRIA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膠進口國的大企業代表組成,而ITRC是由最大的3個產膠國組成。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際橡膠貿易的時刻,雙方開始了歷史性的對話,必將促進整個國際橡膠貿易的和諧發展。”
加強溝通與合作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介紹,2008年中國從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天然膠(含復合膠)174.7萬噸,占全國總耗膠量的67%。2008年,中國橡膠工業走過了艱難的一年,先是前三季度橡膠等原材料價格暴漲,天然膠最高價格達到28000元/噸以上;后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橡膠產品國內外市場急劇萎縮,天然膠價格最低跌破10000元/噸,企業經濟運行艱難。建立長期對話機制,促進中國與“三國”的橡膠貿易,是雙方長期以來的共同愿望。
宋猜介紹,“三國”天然膠生產90%來自小農戶,去年天然膠價格的暴漲暴跌,使數以百萬計的農民都受到影響。目前ITRC有兩個主要措施:一是供應管理制度,目的是解決長久性橡膠供應平衡;二是實行出口限額制度,減少供過于求現象。ITRC計劃今年減產天然膠91.5萬噸。ITRC的宗旨是促進三大產膠國之間的合作,確保橡膠生產的穩定性,確保以合理的價格供應橡膠。“為了達到這個目標,ITRC不能單獨行動,需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充分合作。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橡膠業面臨的困境會在一定時間持續,但我們相信中國將領導整個國際經濟走出低谷。我衷心地希望我們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及雙方的對話會持續下去,不僅在經濟環境壞的時候,好的時候也要合作。”宋猜說。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席團年度執行主席、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朝陽認為,過去橡膠價格大漲的時候,農民并不一定是最大的獲益者,但需求方卻是受害者,而市場不好時農民利益又受到損害。他希望通過這種溝通,使上下游的利益都得到基本保障。曹朝陽建議,雙方應建立常規的、官方的信息溝通渠道,對于雙方在合作、貿易或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個性問題可以由買賣雙方單獨解決,共性問題可以由雙方協會來解決;對于中方走出去的企業,特別是在“三國”建立橡膠基地的企業,希望當地政府能夠給予政策支持。如泰國有很多宜植膠的土地,都是很好的資源,政府應鼓勵雙方企業進行橡膠種植業和加工業的投資與合作。
堅持長期對話
宋猜強調,作為橡膠生產國和需求國,雙方都希望有一個更公正的價格和貿易環境。“我們愿意和中國就這些方面進行溝通。我們也知道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中國天然膠進口量占‘三國’產膠量的25%左右,雙方都需要對中國市場給予關注。”
鞠洪振對記者表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與ITRC建立長期對話機制非常重要,對中方而言,可以了解膠價走勢和現狀,爭取天然膠價格話語權,避免去年膠價暴漲暴跌的情況再現。這是第一次開誠布公的對話,雙方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也為今后創造了生產穩定、質量穩定、出口穩定、價格合理的條件,最后達到結局雙贏。他認為,對話機制只要堅持下來,就會有好的效果。
宋猜也認為,缺少溝通會導致合作出現問題,應該通過對話提出問題,通過交流解決問題。“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雙方保持信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