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United States Oil Fund LP),這一三年前在美國股票交易所(Amex,現并入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上市的首只場內開放式石油期貨基金,已因今年2月初的大規模遷倉展期行為而招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調查,至今官方調查結論未見公布。
不過,令這一長年不為業外人士所了解的“不明潛水物”(USO亦為“Unidentified Submerged Object”的簡稱)感到尷尬的是,不僅背負超量持倉和移倉時擾亂價格的嫌疑,更有去年下半年原油市場價格結構逆轉為正向價差后難以長期承受的展期虧損。
事實上,當WTI原油當月期貨價格從去年7月初的尖峰價格每桶147美元直線下落至當前的每桶50美元之時,USO的每股市價幾乎同步由去年最高時的119美元跌落至昨天的28美元。而且USO在今年2月中旬市價跌至每股23美元不到時,一度面臨空前的贖回壓力。
目前總股本1.43億份的USO,其持有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及ICE(洲際交易所)兩個市場WTI原油期貨的總持倉量也已由本年初高峰時的9.5萬手下降至昨日的6萬手不到,而且在接受CFTC調查時出現持倉向監管相對寬松的ICE歐洲分市場轉移的趨勢。
在2002年興起的大宗商品超級牛市中,規模由數億美元迅速成長為近3000億美元的指數基金,是此輪牛市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也被備受高油價折磨的實體經濟圈指控為推動此波牛市的罪魁禍首。
面對去年下半年以來油價的暴跌尤其是正不斷讓其“失血”的正向價差結構,曾吸引保險基金甚至一些主權基金蜂擁而入的指數基金或許早該反思其幾近機械的“買入并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