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商忙著提價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世界橡膠制品生產商紛紛提高售價,將成本轉嫁給用戶。
固特異公司稱,其北美輪胎業務原材料成本增幅約為8000萬美元,海外輪胎業務成本約增加了6000萬美元。普利司通美國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MarkEmkes先生介紹,估計從2003年到2005年,公司原料成本增長超過5億美元。所有的輪胎制造商都面臨著原材料和成本的壓力,世界著名輪胎制造商大都對產品制訂了有步驟的多次提價計劃。膠管和膠帶制造商也紛紛試圖通過提高售價來抵消原材料成本增加帶來的壓力。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膠帶制造商固特異工程產品部及芬納鄧錄普傳送帶美國公司都進行了兩輪提價,幅度均在10%以上。
我國大部分輪胎企業也悄然提價,其中出口輪胎提價幅度較大。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統計,截止2005年第三季度,35家內資企業輪胎產量較去年提高19.02%,銷售收入提高30.45%;出口交貨量提高38.79%,出口交貨值提高54.61%,反映出輪胎企業提價的趨勢。
能源漲價影響不小
能源價格上漲,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加上颶風使美國石化企業受到重創,造成原材料價格上漲。陶氏化學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ndrew Liveris先生稱,一直不能穩定的美國天然氣價格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能源危機。普利司通采購發言人說,由于2005年丁二烯和苯乙烯價格又創新高,合成膠成本水漲船高。據美國化工市場聯盟公司顧問介紹,颶風襲來時美國不少工廠臨時關閉,很多丁二烯供應商都面臨運營問題,使得原材料供應形勢更加緊張。同時,炭黑和其他橡膠工業原料供應也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Chemtura公司橡膠化工部門業務總監Frank Schlegel透露,一部分原材料供應商也以臨時增加能源和運費的漲價方式來解決能源漲價帶來的成本增加問題。
原材料供應商因過去幾年中沒有獲得足夠的利潤,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擴能,導致了原材料供應緊張。如2004年丁二烯需求量就已超過了生產能力,一些客戶只好用其他材料來代替。另外一個影響因素就是一些生產廠家已經關閉部分生產線和工廠,供應減少,但需求卻在增加。一些原材料供應商甚至公開宣布他們需要對過去幾年中不盈利的情況做彌補,改變經營模式。許多公司都認為,現在供求關系的影響已經是全球一體化了
除能源價格上漲外,供求關系的變化也對橡膠原料價格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中國橡膠原材料消耗量的增加,以及中國國內天然膠產量因干旱和臺風影響而減少,更加劇了原材料緊張局勢。普利司通采購發言人甚至說,中國的大量需求已經對橡膠工業和其他工業產生了影響,甚至可以影響到全球市場的供求比例。
展望后市謹慎樂觀
展望2006年原材料供應對橡膠工業的影響,大多數企業普遍認為已看到一線曙光,原材料價格再也不能像2005年那樣大幅上漲,增長幅度將趨緩。一方面全球能源價格在慢慢走低,另一方面原材料供求矛盾依然存在,這決定了原材料的供給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但也不可能大幅下跌;な袌雎撁斯綡yde顧問也認為,全球能源價格在慢慢走低,橡膠原材料價格勢必會下跌,當然下跌速度不會像上升時那么快。帝坦公司總裁Pepp認為,2006年價格漲幅會趨緩,像2005年這樣對供需都不利。
我國大多數橡膠企業對明年的原材料供給持謹慎樂觀態度,普遍認為原材料價格即使上漲,幅度也不會很大,因而很少有企業囤積橡膠等原材料。另外,2006年我國橡膠行業的增速較上年可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也可部分緩解原材料緊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