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絲面料不僅有金屬的光澤,而且穿起來筆挺有形,更兼該面料具有導電屏蔽之功能,因而廣泛應用于科研、軍事高科以及電子、醫遼行業等,加之附加值高,所以盛澤不少織造企業趨之若騖開發生產該產品,并且作為‘招牌菜“來吸引客商,事實也證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該面料也的確一直倍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然而近階段以來,金屬絲面料在盛澤市場卻突遭冷遇,不但銷售受阻,而且產品也價格下跌,那么其怎么會突受“冷遇”呢?帶著疑問,筆者在市場上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產量增大。據不完全統計,當前盛澤市場上生產金屬絲面料的廠家近百家,生產織機有的企業由當初的幾臺增加到現在的幾十臺、甚至上百臺,其中,專業批量生產金屬絲面料的企業有近十家以上,“物以稀為貴”現在蕩然無存。
其二,原料降價。原來生產金屬絲面料的金屬絲大多從韓國、日本進口,成本很高。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國內生產金屬絲的企業也開始增多,從而在降低原料成本價格的同時也降低了織造成本,繼而進一步打壓了產品價格。
其三,后整理有待完善。因為金屬絲面料的特有性能,在染色和后整理加工上,除了全棉金屬絲面料基本成熟外,化纖類金屬絲面料后整理技術還有許多不完善,急待開發和解決,有些外商不得不從國內買坯布,在到國外去印染,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該面料的發展。
其四,人民幣增值。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強勁增值,一度增值到3%以上,相對地提高了“身價”,增加了出口價格,使國際貿易遭遇坎坷。包括金屬絲面料在內的中國紡織品因遭受特殊“禮遇”而導致出口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