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區:年初市場,因下游EPS廠家開工率較高、苯乙烯貨源緊張導致部分下游廠家到現貨市場采購,受此影響,元旦過后的江蘇市場跳空高開,市場氣氛曾一度活躍,甚至有部分中間商公司入市補倉。但隨著春節假期的來臨,大廠備貨完成、中小廠家放假,能源、純苯、苯乙烯外盤市場持續收跌、某一手商大批量到貨及有可能因此導致的資金壓力,多重利空打壓,自2006年1月末始,市場折而下行,跌幅達1500元/噸,最終探至9100元/噸的底位。這也是2006年市場的最低點。期間,隨著原油、外盤的跌幅及持續時間超過商家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及受制于自家庫存、資金及下游廠家30—50%左右開工率的壓力,商家心態失衡。之后市場,原油強勁反彈,純苯、苯乙烯市場大幅上揚,賽科鍋爐故障大幅降低開工率,各種利好棘激,推動國內市場走出低谷,一路直線攀升,最終在6月6日到達本輪波峰13300元的價位,這也是06年市場的最高值。6月7日,純苯、苯乙烯外盤市場大幅收跌,受此影響,一天之內,江蘇市場跌幅達500元/噸之多。6月中、下旬,市場再度經歷了一個直線下跌的過程。期間,PS裝置的低開工率及零利潤或負利潤運行,EPS銷售緩慢及由此導致的高位庫存,6月份大宗的到貨量及雙良裝置的開工在即,種種利空因素充斥其間,但原油及歐美亞純苯、苯乙烯外盤市場的高位運行,6月份國內商家1120-1140美元/噸CFR的接盤成本遏制了苯乙烯下滑的速度和幅度。之后,市場進入短暫的盤整期。7月初到9月上旬,市場再度經歷了一個漲跌過程。7月份,一系列天災人禍將9月原油期貨雙雙推創歷史新高,得益于原油的強勢刺激,純苯、苯乙烯外盤市場直線攀升、高位成交頻頻,再有殼牌裝置故障的利好刺激,7月市場持續已久的僵局瞬間被打破,市場一路強勢震蕩上行。8月中旬開始,隨著原油回調、外盤走軟及江蘇地區大宗貨源的到達收此導致的供過于求,市場再度下行。8、9月份,國內外業內人士對10月市場判斷出現失誤,國內商家后勢看跌少有外盤接單,卻又恰逢賽科裝置的提前檢修、齊魯重啟后庫存一直處于極低水平;日韓地區商家后市看空大量賣空,又恰逢日、韓國地區多套裝置檢修及SK裂解裝置重啟失敗導致其乙烯供應宣布不可抗力,以致賣空商家一度無法平倉。之后,11月、12月市場情況類似,一方面現貨資源緊張、外盤高位運行導致國內市場貨緊價揚,另一方面需求萎縮、中間商離市也遏制了市場的漲幅。但總體而言,10-12月市場一路震蕩前行,溫和上揚。
華南地區:華南地區整體走勢與江蘇一致。影響當地市場的因素,除原油、外盤、貨源的供求關系外,華南分公司出廠報價的影響更為直接。因貨源多來自國內生產廠家且當地商家數量遠遠少于江蘇地區且貨源相對集中,與江蘇市場相比,華南市場少有炒作氛圍,心態更為理智,但行情起動的速度較慢且有時在行情的把握上稍滯后于江蘇市場。2006年華南市場價格波動范圍在9800-13600元/噸間,2月末、3月初9800-9900元/噸的價位是本年度的最低點,12月中下旬13500-13600元/噸的價位是本年度最高值。
齊魯市場:決定齊魯市場定價的因素主要是齊魯石化出廠報價。當地商家下游客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散在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終端用戶多為中小廠家,用量有限且多數客戶是各家重合的;較大規模的用戶主要分散在天津及河北地區,但面臨天津商家及東北廠家貨源的沖擊。06年齊魯石化銷售策略偏重于下游終端用戶,因有巴陵石化、東營東海、上海分公司及廈門地區的固定發貨量,且采取延期結算方式,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齊魯出廠報價一直居高不下,偏高于東北廠家的出廠價位,以致很長一段時間內,齊魯貨源全線撤出華北市場,但當地商家合同預算量依舊,由此,隨著銷售區域大幅縮小,商家出貨減量、出貨速度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