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消費稅下調 橡膠價格上揚
2006-3-27 10:05: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輪胎 消費稅 下調 橡膠 價格 上揚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通知,規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對我國現行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
其中,為適當減輕斜交輪胎生產企業的稅收負擔,綜合考慮企業生產和財政收入等因素,這次政策調整將汽車輪胎10%的稅率下調到3%。子午線輪胎繼續實行免稅政策。
輪胎消費稅下調政策對于備受成本困擾的輪胎行業,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滬膠6月合約期價22日收于20200元/噸,是滬膠期價探底2萬元整數關口后連續5個交易日以來最高收盤價,這顯示降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滬膠多頭人氣。
此次政策調整后,汽車輪胎中的斜交輪胎10%消費稅率下調到3%,子午線輪胎繼續實行免稅政策。斜交胎消費稅大幅調低,是國家根據當前膠價高企、斜交胎生產出現大面積虧損的現狀做出的適時調整。中國市場上斜交胎畢竟仍占有較大市場份額,這有益于輪胎企業繼續維持斜交胎生產規模,改變前期受制于成本壓力而大幅壓縮,或者暫停斜交胎生產項目的現狀。
由于國內許多子午胎企業都是引進“倍耐力”技術,國產膠在子午胎生產原料中所占份額很小。許多子午胎企業都沒有大規模使用國產膠,特別是全鋼子午胎更多地使用進口9720膠作為原料,國產膠大量使用于斜交胎生產中。隨著膠價不斷上漲,斜交胎企業出現全行業虧損,國內許多大型輪胎企業紛紛縮減斜交胎生產規模,這對國產膠消費起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此次稅收政策調整后,斜交胎生產利潤會提升,企業斜交胎生產開工率會有所增加,這直接對國產膠消費形成利好。
受春節因素影響,輪胎生產在經歷了持續兩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長后出現較大回落。今年1至2月,全國輪胎產量為5579.1萬噸,同比增長9.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0.6個百分點。增速回落,一方面反映了斜交胎生產規模縮減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確實受到春節假期影響,輪胎產量在3月份會出現較為明顯增幅,目前輪胎銷售形勢很好。消費稅調整在4月份執行,將有利于輪胎行業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張。中國需求仍將成為穩定膠價的重要力量,特別是斜交胎企業受惠于降稅政策影響,對于國產膠需求無疑將形成中長期支撐。
但從目前來看,降稅政策本身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有限,膠價調整仍將繼續。
國產膠消費遲遲未能啟動,最重要的原因是與相關膠種比價仍未得到市場認同。與國產膠形成市場競爭的進口20號復合膠和越南膠,短期價格都沒有明顯上漲跡象。特別是新加坡市場20號膠4月報價昨日降至187美分,更對外盤價格形成壓力。當前國產膠價格對許多企業仍沒有吸引力,單從比價因素來分析,國產膠目前銷售形勢不容樂觀。國產膠消費啟動的另一個誘因往往來自于輪胎企業采購規模的放大,目前輪胎廠并未出現集中補庫動作。部分企業雖然已經開始采購,但并沒有在市場中引發跟風效應。斜交胎消費稅調低,很難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市場現狀,這是整個貿易市場心態博弈過程。供需雙方心態上的微妙變化,將是這種局面發生改變的真正原因,而“狼群效應”永遠都是推動膠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滬膠期價短期上漲的持續性值得懷疑,目前滬膠市場多頭相對集中,而且多頭主力資金處在虧損狀態。在現貨面出現明顯好轉之前,滬膠市場很難走出獨立的上漲行情。畢竟面對5萬噸實盤及國內農墾開割壓力,滬膠市場人氣恢復仍需要時間。降稅政策本身對于多頭心理上提供的支撐作用更大,這可能會進一步抑制膠價跌幅,但膠價上漲契機最終還是依賴于商品本身銷售形勢的轉暖。
對合成橡膠而言,斜交胎消費稅下調,預計下游開工增加,對合成橡膠生產企業心態形成中長期積極影響,在原材料丁二烯短期上揚的情況下,橡膠生產企業近日一反3月初的頹勢,連續調漲報價,高化順丁膠出廠價上漲300元至15300元/噸,吉化丁苯膠1502#出廠價由14310元/噸一路上揚至14860元/噸。預計后市仍有一定上漲空間。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