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紙消費量有下降趨勢。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的信息傳播更多地通過快捷而廉價的網絡進行,甚至報紙也通過網絡來發行。新聞紙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亞洲地區如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產能總體過剩。
總體而言,進口新聞紙對國內市場沖擊不大。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將新聞紙確定為國家戰略物資,不允許國外投資,國內新建新聞紙項目一般也很難獲得批準;中國對加拿大、美國和韓國的新聞紙反傾銷保護期將延續到2009年;目前國外新聞紙價格仍然高于國內市場20%以上。
國內新聞紙消費近10年來保持了12%左右的增長,雖然我們依然看好國內新聞紙的中長期前景,但是我們認為隨著宏觀調控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占平面廣告業務量最大的房地產廣告將有所減少,新聞紙耗用量增長將放緩。預計06年、07新聞紙需求增長率約為10-11%。
新聞紙產能擴張快,產能釋放比市場預期提前,總體共給過度。我們預計2006年新聞紙將明顯供大于求,新聞紙價格將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部分企業將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退出競爭。新聞紙市場可能會逐漸呈現晨鳴、華泰、泛亞三分天下的格局。
市場擔心的污染問題、產能擴張過度的問題應該辯證地看待。新聞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很少,大型新聞紙企業的污水處理能力完全可以達標。新聞紙生產設備實際使用壽命和更新周期比折舊年限要長久得多,且易于轉產其他品種;優勢企業適當保持一定的過剩產能也有利于維持合理的投資回報率。
與歐美的新聞紙公司相比,香港上市的造紙企業的估值水平更有參考意義。我們認為華泰股份、岳陽紙業一定程度上被市場低估。
新聞紙行業內重點公司簡析
華泰股份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新聞紙龍頭企業,目前有年產高檔新聞紙40萬噸的生產能力。與同類公司相比,公司的設備先進、管理嚴格、機制靈活、成本控制好,新聞紙噸紙成本約3000元,接近國外同行水平,是新聞紙行業中競爭力最強的企業。
公司2005年底和2006年底將各有40萬噸新聞紙產能投產,預計市場份額將達到30%左右,市場地位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和斯特拉恩索的合資的20萬噸SC紙項目預計明年3月正式簽約;公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剛獲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新聞紙需求增長可能放緩。我們認為04年新聞紙表觀消費量大幅增長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20多萬噸紙廠庫存轉變為社會庫存,并不能等同于實際消費量的增長。宏觀調控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占平面廣告業務量最大的房地產廣告將有所減少,新聞紙耗用量增長將放緩。
下半年新增產能集中釋放,我們認為新聞紙下半年開始供大于求,新聞紙價格預計將從5400-5500元/噸下跌到5100元/噸。
山東環保政策趨嚴有利于大型造紙企業,華泰的文化紙收益大。小紙廠關閉后文化紙的主要原料麥草價格回調幅度較大,目前只有不到350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0元左右,而文化紙供應開始緊張,價格上升。
公司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為10送2股,并承諾業績增長保證。我們認為該方案體現了大股東支持股改的誠意,也表明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充分的信心。
我們預計公司2005年完成主營收入2990百萬元,凈利潤預計為319百萬元,EPS為0.106元;2006年主營收入4137百萬元,凈利潤431百萬元,EPS為1.435元,建議買入。
晨鳴紙業
公司是國內造紙行業龍頭企業,目前有年產機制紙250萬噸的生產能力,是全球造紙50強之一,經濟效益連續11年國內第一。公司的設備先進、管理嚴格、機制靈活、成本控制好,是我國造紙行業中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企業。
我們認為,在經濟增長方式由高能耗高污染為代價的粗放式向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環境下,國內造紙行業的產業整合和優勝劣汰的過程必然加快。晨鳴紙業作為綜合實力、談判能力和整合能力最強的優勢企業,成為產業整合最后大贏家的可能性最大。
益;2005年開始公司自制漿比例大幅度提高,對應國際漿價波動的抗風險能力明顯加強,我們預計今年的產品綜合毛利率將有所回升。
公司收購了吉林紙業原來的主要固定資產:5600mm新聞紙生產線兩條,年生產能力15萬噸;在建6346mm輕涂紙生產線一條,年生產能力20萬噸;紙漿生產線5條,年生產能力36萬噸。收購上述資產后,吉林晨鳴紙業有限公司可形成年產40萬噸的機制紙生產能力。
我們預計公司2005年EPS為0.515元,06年EPS為0.714元,建議買入。
岳陽紙業
公司節水項目一期7月投產后每個月可以節約成本200多萬元,2006年3月節水工程2期投產后,每月可節約成本100萬元。
公司掌握了多種工藝,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利用品種豐富的自制漿生產高質量的新聞紙、輕涂紙、整飾膠版紙、輕型紙、熱敏原紙和無碳復寫原紙等不同品種的紙張。預計公司2006年將增加輕涂紙、熱敏原紙等非新聞紙的產量,規避新聞紙周期影響。
公司目前尚有美元貸款本金4540萬美元,人民幣升值后產生953萬元的匯兌損益。若人民幣持續升值,06年仍然會有大量的匯兌損益。
公司自營的85萬畝速生林賬面價值目前約5.6億元,2007年進入輪伐期后,僅70萬畝速生楊樹每年可貢獻收入420百萬元,6年的木材總價值約18.9億元,貼現的凈收益為49308萬元,合每股1.83元。
公司已與國家林業局的碳匯委員會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并有一個以茂源林業副總帶隊的小組在北京公關項目申請立項的事宜,07年談會項目可能給投資者驚喜。
我們預計公司2005年完成主營收入1817百萬元,凈利潤90百萬元,EPS為0.333元;2006年主營收入1865.27百萬元,凈利潤91百萬元,EPS為0.339元。根據我們的估值模型,我們對公司的合理價值區間為4.99-5.09元,且我們認為目前公司的林業資產被市場低估,建議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