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對“五一”長假后的PTA行情普遍看漲,但從節后兩天的市場表現看,PTA行情表現得只能夠說是中規中矩甚至是謹慎。由于目前PTA產品在整個聚酯市場具有“龍頭”作用,其行情在節后的上漲無力,導致整個聚酯產業鏈上的各類產品在節后開盤后都顯得比較沉悶。
繼續以PTA產品為例。市場動態顯示,目前主流市場華東市場PTA的主流報價在8300-8350元/噸,主流成交價格在8250-8300元/噸,與“五一”長假前的價格比較,節后開盤兩天來PTA報價和成交價格只是小幅上漲了50元/噸;外盤方面,目前PTA外盤市場近洋貨主流報盤在845美元/噸CFR中國,保稅貨報盤價格在850美元/噸,與“五一”長假前的價格比較基本沒有發生變化。由于PX成本已經高位鎖定,PTA行情在節前就已經被認為在節后將高開高走,那么緣何行情卻沒有如大家所愿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主要是目前PTA的價格已經超過了聚酯工廠的接受能力,按照目前845美元/噸CFR中國價格和850美元/噸保稅貨價格水平看,如果不是出于融資的目的,聚酯工廠在這個價格水平接盤的話,一旦下游聚酯纖維產品在后期不能夠順利消化,聚酯工廠承受的虧損壓力將是巨大的。而再從合同貨的角度分析,主要供應商對5月PTA合同價格報在860美元/噸,但根據了解,目前主要供應商給聚酯工廠的開證價格只在840美元/噸,這很可能意味著5月PTA合同價格就在840美元/噸附近產生,而這個價格與目前現貨市場價格基本相當,這很可能讓市場出現與以前一樣的合同貨鉗制現貨的局面,聚酯工廠在合同貨與現貨之間的選擇中,將繼續傾向于合同貨,至于前期在市場上頗為活躍的融資貿易商,眼見目前的價格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其接盤的信心也開始動搖,大多縮手,正是出于以上擔憂和考慮,節后聚酯工廠和貿易商基本采取了一種觀望的策略,在現貨市場上少有動作,在缺少了買盤參與的情況下,即使有PX成本的拉動,PTA行情也很難泛起大的浪花。
MEG產品在節后依然維持著節前的弱市行情。內盤市場上,目前大單的報價基本上在8000元/噸,但大單成交價格卻普遍在8字頭下方,市場證實節后就有一單1000噸保稅庫貨成交價格在7900元/噸,傳聞市場最低有期貨在7800元/噸成交。外盤方面也是沒有起色,市場觀望氣氛很重,5月上船貨商談意向在820美元/噸水平,5月下旬貨報815美元/噸CFR中國(L/C90天),商談意向在810-815美元/噸CFR水平。由于目前市場貨源比較充裕,如寧波市場目前MEG的庫存壓量就不小,加上聚酯工廠5月合同貨在810-830美元/噸之間執行的也不錯,目前基本上沒有采購的愿望,很顯然,這種情況下的MEG產品缺乏足夠的做多動力,行情弱市運行也是對市場的一種必然反映。
聚酯切片產品在“五一”節后還在頑強上漲,試圖把成本壓力減低到最小程度,節后開盤部分聚酯工廠的切片出廠報價有50元/噸左右的抬升,目前報價降至10350-10400元/噸(三月承兌或現款自提),主流成交價在10300元/噸(三月承兌自提)。但在銷售方面,聚酯切片的銷售壓力已經越來越大,聚酯工廠的切片產銷目前普遍只在5成左右,庫存也有所增加,隨著聚酯切片價格的持續上漲,下游切片紡工廠對其多開始采取觀望態度。滌綸長絲市場的整體產銷情況在目前也呈回落局面,節后除部分工廠有小幅調漲外,多數工廠出廠價基本平穩,而且局部地區已經開始出現讓價銷售的情況,整體而言,加彈企業接盤力有所減退,而一般聚酯工廠的產銷率多維持在6-8成左右,整體平均不足7成,庫存水平與節前相比上升1-2天左右,從心態上看,多數聚酯工廠對5月后半月行情持謹慎看法,一些地方的織造企業因為接單不多和不堪原料價格上漲,目前已經有減停產行為出現。但下游織造企業補貨消極,交易情況一般。滌綸短纖行情經過連續的上漲后目前也似乎達到顛峰,節后國內直紡滌綸短纖價格雖然還能夠維持平穩,但受下游紗銷售不暢及工廠接單水平較低的影響,直紡短纖銷售量明顯下滑,一些工廠的庫存壓力也開始出現明顯上升。
僅從聚酯原料市場目前表現出的情況看,PTA和MEG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同為聚酯原料,其互動性往往比較強,要么是PTA目前的堅挺來帶動MEG產品恢復生氣,要么是MEG的疲軟無力把PTA“拉下水”,但目前市場形勢下,最可能出現的一種趨勢就是MEG的疲軟將逐步傳染到PTA產品身上。而這僅僅是聚酯原料的內部分歧,下游聚酯纖維與聚酯原料的分歧如文前所述在“五一”長假后明顯加劇,這將進一步對整個聚酯產業鏈上的各類產品帶來沖擊,由此可見,聚酯市場行情近期“變臉”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