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最主要的石油交易所紐約原油期貨交易所(WTI)公布的油價盤中最低下探至88.29美元/桶,最高觸及90.07美元/桶,為1983年NYMEX開始原油交易以來的最高,收報88.60美元/桶,下跌0.87美元,跌幅近1%。
交易機構表示,投資者在油價漲至歷史新高后獲利了結,引起了油價的下滑。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表示,OPEC11種原油一攬子原油參考價格上周四上漲0.05美元,達到新的歷史高點每桶81.14美元。
國際油價稍有回落,不過國內市場仍不平靜。廣州海關昨表示,9月份廣州進口成品油價格達到2007年月度歷史最高點,但進口量卻大幅萎縮為9.3萬噸,比上個月下降58.3% ,廣州海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成品油進口價格上漲,將會進一步影響“下游”產品的物價連鎖性上漲,從而加重市場通貨膨脹壓力。
另據記者走訪部分市面上的加油站獲悉,部分民營加油站以及外資獨資加油站已經有點“力不從心”,部分油站高掛免戰牌,柴油有一定程度的短缺,但是中石化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向本報表示,中石化等主要石油供應商成品油供應仍有保證,“沒有聽說明顯缺油的情況”。
9月進口出現量價背離現象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9月經廣州關區進口成品油197.2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49.9%; 單9月進口平均價格躍升至2007年月度歷史最高點。海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市場對進口成品油有較強依賴性,由于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存在傳遞作用,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成品油進口平均價格持續攀升。”
據統計,1~9月成品油進口平均價格為374美元/噸,其中,9月份經廣州關區成品油進口價格已由2月份的325美元/噸一路攀升至468美元/噸, 為2007年來月度平均價格歷史最高點。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前三季度經廣州關區成品油總體進口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但單9月進口出現量價背離現象。數據顯示,9月份,在經廣州關區成品油進口平均價格和同比增幅均達到2007年月度歷史最高點的同時,成品油進口量增長明顯萎縮,進口量僅為9.3萬噸,比8月份下降58.3%,比去年同期下降67.5%。
海關人士表示,在廣東目前能源需求日益擴大的同時,因成品油進口價格的走高而帶來的進口量下降的連鎖影響不容忽視。此外,成品油進口價格上漲,將會進一步影響以石油為能源、原材料的相關行業成本上升,引發“下游”產品的物價連鎖性上漲,從而加重市場通貨膨脹壓力和政府經濟調控壓力。海關方面建議,有關方面可加快開發替代性能源的步伐,實現能源供應方式多樣化, 以舒緩廣東能源供給壓力。
部分油站已經初現柴油緊張
此外,海關人士表示,進口來源地格局發生改變,伊朗取代東盟成為廣東成品油進口第一大來源地。
由于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運行,國內成品油批發價已經開始上調,本報上周末公布的柴油批發價上調后,目前部分社會加油站已經開始感受到柴油上漲的壓力,據記者在廣州大道的部分油站獲悉,個別品種的汽油已經有所短缺,一家外資獨資的油站已經連續多日沒有90號汽油供應,而一些其他的合資油站則出現柴油短缺的情況,一位來自白云區某家物流公司的司機劉先生告訴記者,柴油普遍緊張,特別是一些小油站,全天都沒有柴油加。
不過,記者昨聯系中石化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石化等主要石油供應商的渠道比較穩定,”我們此前已經花高價從國外進口汽油,就是保證國內供應,目前中石化主要的加油站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短缺情況,供應是有保證的。
9月份經廣州關區成品油進口價格已由2月份的325美元/噸一路攀升至468美元/噸, 為2007年以來月度平均價格歷史最高點。
在廣東目前能源需求日益擴大的同時,因成品油進口價格的走高而帶來的進口量下降的連鎖影響不容忽視。
中石化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向本報表示,中石化等主要石油供應商成品油供應仍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