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個月,山西涂料總產量連續出現負增長局面,月產量均跌至近三年來的最低谷。
全省各月的涂料產品產量的同比增長率為:建筑涂料1-2月份-43.71%、3月份-79.2%、4月份-82.9%;油漆1-2月-42.50%、3月-30%、4月-20%。建筑涂料產品產量下降幅度較大。
山西省是我國涂料中等產區。2006年,該省的涂料總產量為4.12萬噸,在大陸31個省市區(臺灣省無統計數據)中排列第16位。擁有山西摩天、華豹涂料、長慶化工等知名企業。
近兩年來,該省建筑涂料與油漆產量的比例交替上升,市場份額基本上保持在各占50%左右。2005年,油漆產品產量略占優勢,2006年一季度以后,建筑涂料產量突然增高,最火爆時占總產量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全省涂料總產量也因此大增。
但同時,建筑涂料的增產并沒有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2006年,該省涂料企業全年平均銷售毛利率為18%,但凈利率只有0.48%。產品銷售率也較低,僅為62.04%,造成庫存676萬元的產品。
到去年年底,省內5家規模以上涂料企業的利潤總額只有29.4萬元,平均每家企業只有5.9萬元利潤,致使來年生產的資金嚴重短缺。進入今年后,涂料企業,特別是建筑涂料企業的周轉資金“捉襟見肘”,開工率嚴重受到影響,建筑涂料產量因此大幅度下降。今年1-4月,全省規模以上涂料企業僅生產了1256噸建筑涂料,同比下降了83%。
這就造成了全省涂料總產量大幅度萎縮的局面。此外,山西是我國一個內陸地區,技術落后、無出口渠道、市場需求小等因素也影響了涂料業的發展。